歷史的聚光燈,在這一年春天,驟然聚焦于吳越邊境那片名為“槜李”的狹小地域。一邊是志在必得、挾雷霆萬鈞之勢的復仇之師,一邊是退無可退、懷必死之念的守土之軍。這場戰役,不僅關乎兩國存亡,更將深刻攪動整個天下的棋局。
吳王闔閭親乘艨艟巨艦,立于船頭,身后是伍子胥、伯嚭以及吳國幾乎全部的精銳將領。舟師蔽江,戰車如云,步卒如林,軍容之盛,氣勢之雄,仿佛要將整個越國碾為齏粉。旌旗在春風中獵獵作響,卻帶著鐵銹與血腥的氣息。
“勾踐小兒,寡人親至,還不速來受死!”闔閭望著越來越近的越國海岸線,志得意滿。他仿佛已經看到會稽山在吳軍鐵蹄下顫抖,越國宗廟在烈火中化為灰燼。
伍子胥一身戎裝,面色冷峻如鐵,目光死死盯著前方。他畢生的夙愿,家族的仇恨,都將在此一戰了結。他仔細審視著前方斥候回報的地形圖,槜李地勢狹窄,不利于大軍全面展開,但他對吳軍的戰斗力有著絕對的自信。“大王,越人必據險以守。臣請率先鋒,強攻其壘,挫其銳氣!”
伯嚭在一旁附和:“伍相國勇不可當,必能旗開得勝。”他心中卻暗自盤算著越國使者承諾的“重利”,思忖著如何在戰后為自己爭取最大的好處,以及如何利用此戰進一步打擊伍子胥的威望。
吳軍如同黑色的潮水,在槜李以北登陸,迅速展開,構筑營壘,與早已嚴陣以待的越軍隔著一片丘陵與沼澤對峙。戰云,瞬間籠罩了這片土地。
范蠡親自指揮越軍防線。他充分利用槜李的復雜地形,依山勢構筑壁壘,在沼澤中預設陷阱,將有限的兵力部署在幾個關鍵的支撐點上。越軍士卒皆知此戰關乎國族存亡,人人面帶決絕,眼神中燃燒著與敵偕亡的火焰。
吳軍先鋒在伍子胥的指揮下,發起了第一波猛攻。吳軍甲堅刃利,訓練有素,如同巨大的攻城錘,狠狠砸向越軍陣地。箭矢如蝗,巨石翻滾,雙方的吶喊與慘叫聲瞬間撕裂了天空。
越軍憑借地利,拼死抵抗。他們從壁壘后射出密集的箭雨,將試圖通過沼澤的吳軍士卒射成刺猬,用長戈將攀爬而上的吳軍甲士捅落。戰斗從一開始就進入了白熱化,每一寸土地的爭奪都伴隨著大量的傷亡。鮮血染紅了丘陵上的泥土,滲入下方的沼澤,引得烏鴉在空中盤旋聒噪。
吳軍攻勢雖猛,但在越軍頑強的抵抗和地形的限制下,進展緩慢,傷亡遠超預期。伍子胥親臨前線督戰,臉色愈發陰沉。他沒想到越軍的抵抗意志如此堅決,戰斗力也比預想中強得多。
連續數日的強攻未能突破越軍防線,吳軍士氣受挫,士卒疲憊。勾踐與范蠡登高觀察,見吳軍陣型雖依舊嚴整,但前鋒已顯疲態。
“時機將至。”范蠡沉聲道,“吳軍久攻不下,其鋒已鈍。需行險招,方可破局?!?/p>
勾踐目光冰冷:“何計?”
范蠡指向吳軍中軍方向,那里旌旗招展,正是吳王闔閭所在?!翱蛇x軍中死囚、悍勇之徒,許以其家厚賞,編為三隊。令其祖衣露臂,持短劍盾牌,不呼不叫,直沖吳王本陣!彼等必以為是我軍潰兵或奇襲,陣腳必亂。我軍主力趁勢全線反擊,或可亂中取勝!”
此計極為冒險,近乎自殺。但勾踐毫不猶豫:“準!”
當日下午,就在吳軍一次攻勢受挫,正在重整隊形時,越軍陣前突然裂開三道口子,三支數百人的隊伍,赤膊紋身,不發一言,如同沉默的鬼魅,以驚人的速度直撲吳王闔閭的中軍大旗!
“保護大王!”吳軍前陣將領一時愕然,未能及時阻攔。這三隊越國死士如同尖刀,悍不畏死地插入吳軍陣列,不顧自身傷亡,拼命向闔閭的方向突進。吳軍中軍頓時一片混亂。
闔閭大驚失色,在侍衛簇擁下向后退卻。伍子胥見狀,急忙調遣精銳親衛前來護駕,并指揮部隊圍剿這些死士。戰場焦點瞬間轉移至吳軍中軍。
就在這混亂的當口,范蠡看準時機,下令越軍所有戰鼓擂響,埋伏在兩翼的越軍主力如同決堤洪水,全線出擊!喊殺聲震天動地,原本就因中軍遇襲而軍心浮動的吳軍,在越軍決死的反沖鋒下,陣線開始動搖、后退!
亂軍之中,闔閭在侍衛保護下倉皇后退。他年事已高,加之驚怒交加,步伐踉蹌。一名越軍死士在瀕死前,奮力將手中的短戟擲向吳王的方向!那短戟并非瞄準闔閭本人,而是劃過一道弧線,重重地砸在闔閭身旁的戰車轅木上,迸濺的木屑如同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