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送爽,卻吹不散彌漫在列國上空的肅殺之氣。夏季積累的燥熱與沖突,并未隨著氣溫的降低而平息,反而如同被擠壓到極致的火藥,只待那不可避免的星火濺落,便能引發連鎖的爆燃。
晉國西河之地,歷來是抵御秦國的前線。魏颙憑借“武卒”新銳,去歲雖成功擊退秦軍襲擾,卻不敢有絲毫懈怠。然而,一場意想不到的危機,正從內部滋生。
這日,魏颙接到邊境斥候急報:秦國一支約千人的精銳步卒,繞過常規防線,突襲了邊境一處儲存軍糧的壁壘“梁邑”,守軍猝不及防,損失慘重,積攢的數千石軍糧被焚掠一空!
“豈有此理!”魏颙又驚又怒,“秦人何時變得如此狡詐?竟能精準找到梁邑,繞過我三處哨卡?”
細查之下,更令人心驚。并非秦軍戰力忽然飆升,而是晉軍內部出了紕漏。一名負責繪制、保管西河防務輿圖的低級軍吏,因嗜賭欠下巨債,被秦國潛伏的間諜重金收買,將數份標注了哨卡、糧道、倉儲位置的副本秘密送出。
消息傳回新絳,朝野震動。雖然魏颙反應迅速,處決了叛徒,加強了巡查,但損失已然造成,更重要的是,西河防務的“底細”已被秦人窺去大半。
郤克一黨立刻抓住此事,在朝堂上發難:“君上!西河防務疏漏至此,魏颙難辭其咎!然則,西河軍事,皆由趙孟一手擘畫,‘武卒’更是其心血。如今出了如此大的紕漏,趙孟豈能毫無干系?若非其過于倚重所謂‘新軍’,忽視根基,安能釀此大禍?”
此番言論,將一次具體的軍事失誤,巧妙地引向了趙朔的整個西河戰略乃至其權威。流言的毒效再次顯現,不少人看向趙朔的目光中,懷疑之色更濃。
趙朔面色沉靜,出列請罪:“西河出事,臣舉薦不當,督導不嚴,責無旁貸,請君上治罪。”他并未推諉,但緊接著話鋒一轉,“然,秦人窺我虛實,其心叵測。當務之急,是重新評估西河防務,調整部署,以防秦軍更大規模的進犯。魏颙雖有失察之過,然其才可用,臨機決斷亦屬果敢,懇請君上許其戴罪立功。”
晉景公看著請罪的趙朔,心中復雜。趙朔的坦然承擔,讓他稍感寬慰,但西河出事,確實動搖了他對趙朔能力的信任。最終,他并未深究趙朔,只是申飭了魏颙,罰俸一年,命其全力整飭防務。然而,經此一事,趙朔在朝中的威望,受到了自他執掌大權以來的首次實質性打擊。那看似穩固的權力基石,已然出現了細微的裂痕。
與此同時,在齊國邊境,艾陵之戰的舊傷疤被再次揭開。
去年艾陵之戰,齊軍慘敗于楚,雖賴楚莊王戰略考量未直搗臨淄,但邊境城邑飽受蹂躪,尤其是艾陵周邊,民生凋敝,一片慘淡。秋收時節,一隊齊軍巡邏隊與楚軍邊境斥候在爭議地帶遭遇。口角迅速升級為械斗,齊軍人數劣勢,數人被殺,余人逃回。
此事若在平時,或可通過外交途徑交涉。但此刻,齊國朝堂正值少壯派將領勢力抬頭,他們對去年的慘敗耿耿于懷,急于雪恥。加之楚國葉邑陳兵,威懾中原,齊人倍感壓力,這起邊境沖突瞬間點燃了積壓的怒火。
“楚人欺人太甚!敗我大軍,辱我使節,今又殺我士卒!此仇不報,齊國何以立國?”年輕氣盛的將領們群情激憤。
齊頃公雖不似年輕時那般沖動,但國恥與當下的羞辱交織,也讓他難以忍受。在少壯派的鼓動下,他下令邊境各軍進入戰備狀態,并向艾陵方向增派了五千精銳,擺出強硬姿態。
楚國方面,令尹子重得知邊境沖突,并未驚慌,反而認為這是進一步牽制、消耗齊國力量的良機。他指示邊境楚軍,同樣加強戒備,針鋒相對,但并不主動尋求大規模決戰。
一時間,齊楚邊境再度風聲鶴唳。雖然大規模戰事未起,但小規模摩擦不斷,緊張局勢持續升溫。艾陵的余燼未冷,新的火星又已濺落,齊楚之間的矛盾,為原本就復雜的天下棋局,又增添了一處危險的焦點。
“安居”島上,范蠡幾乎同步掌握了西河與齊楚邊境的變故。
“西河生變,晉國內耗加劇;齊楚釁起,北方牽制增強……這局棋,倒是越來越有趣了。”范蠡輕叩著案幾上的輿圖,目光銳利。
“先生,西河防務漏洞已現,秦人是否會大舉進攻?我們是否要提醒……”弟子問道。
范蠡搖了搖頭:“不必。秦人雖得輿圖,知其虛實,但‘武卒’根基未損,魏颙亦非庸才,倉促間秦人未必能討得太大便宜。此事的關鍵,不在西河戰事本身,而在于它對新絳朝局的影響。趙朔受此打擊,其政敵氣焰更盛,晉國內部的平衡正在加速傾斜。”
他沉吟片刻,吩咐道:“讓我們在齊國的人,暗中給那些主張對楚強硬的少壯派將領,提供一些‘便利’——比如,透露一些楚國邊境駐軍換防的‘虛假’空隙,或者散布一些楚軍‘外強中干’的言論。要做得極其隱秘,確保無人能追查到我們。”
“先生是要挑起齊楚大戰?”
“非也。”范蠡嘴角泛起一絲莫測的笑意,“是讓齊國的壓力更大一些,讓楚國的注意力,更多被牽扯在北方。齊楚對峙越緊張,楚國投向江東的力量就會相對減弱,越國便能支撐得更久一些。而晉國看到齊楚關系緊張,其內部關于東出與否的爭論也會更加激烈。”
他頓了頓,補充道:“另外,給越國承諾的那批財貨,可以交付第一批了。但要附帶一個條件,讓勾踐必須在一個月內,對楚國江東防線發起一次‘像樣’的反擊,以證明他仍有價值。”
范蠡的布局,如同一位精密的工匠,在已然熾熱的熔爐邊,用最細微的工具,進行著看似微不足道,實則至關重要的調整。他并不直接點燃烽火,卻不斷地向那些即將爆燃的火堆里,添入恰到好處的薪柴,并輕輕撥動風向,讓火焰按照他期望的方向蔓延。秋天的星火已然濺落,燎原之勢,似乎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