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巡撫衙門對面街口有一家酒樓,其規(guī)模極大,酒樓門前彩燈串串高掛,照耀的街道上有如黃昏時分一般,更是車水馬龍,行人車馬往來不斷。
樓下靠門處和樓梯處都有幾名健銳的軍士守衛(wèi),二樓的樓梯口和大廳臨窗處也是同樣守衛(wèi)著,畢竟包括巡撫大人在內(nèi)的開封府城諸官都云集于此,護衛(wèi)一事又怎敢有絲毫松懈。
在二樓一處臨街的包廂內(nèi),河南巡撫李仙風(fēng)正襟端坐于上首主位,張誠則是在客位上首,余者還有河南巡按高名衡,兵備王胤昌,河南左布政使、管守道事梁炳、開封府推官黃澍、總兵王紹禹等眾人相陪。
席間,巡撫李仙風(fēng)對張誠極是熱情,可巡按高名衡卻對張誠一副帶搭不理的樣子,張誠隱隱感覺他二人定必是貌合神離的關(guān)系。
不過,今日酒宴中的諸人他都不甚了解,唯一有些印象的河南副總兵陳永福卻是未在這桌上,這叫他心中頓覺索然無味。
張誠依稀記得李自成三次圍攻開封,陳永福都是參與城守的重要將領(lǐng),而且更為使他印象深刻的還是李自成“闖瞎子”的美名。
他記得李自成第一次圍攻開封時,混在將士們中間親自到開封城下察看形勢,被陳永福的兒子守備陳德一箭射中。
史載:“中左目下,深入二寸許,抱頭驚擁而去?!?/p>
開封城上的守軍們這才知道射中的竟然是闖賊李自成,自此以后李自成便有了一個新綽號,“闖賊瞎子之名自此始!”
巡撫李仙風(fēng)酒沒喝幾口,一直在勸說張誠領(lǐng)軍西進,以護衛(wèi)封藩重地洛陽的安全,他又開口道:“闖賊勢大,福王殿下心中很是憂急,月初時,已召本撫與兵備王大人、王總兵前去洛陽議事,如今我等也是時刻關(guān)注豫西寇情,隨時領(lǐng)軍援救洛陽?!?/p>
他停了一下,又道:“如今,朝廷里,兵部都是催逼甚急,卻是不敢再行延擱,若是洛陽有失,恐怕張將軍也是罪責(zé)難逃啊。”
面對他的一番苦口婆心,張誠卻知其為河南巡撫,根本承擔(dān)不起守境不力,失陷封藩的責(zé)任,才對自己如此低聲下氣的,只為使自己早日前往洛陽。
可張誠卻對福王一點都不感冒。
他在內(nèi)心里甚至希望李自成如歷史上那般襲破洛陽,使朝野震動,使崇禎皇帝震怒,如此才會對自己這般武臣更加器重。
更何況,正是福王的貪婪吝嗇,致死仍是不舍錢糧,招致洛陽守城軍卒的怨恨,才使洛陽因內(nèi)賊叛亂而被闖賊襲破,終至身死的結(jié)局警醒了開封的周王,方能散出錢糧,激勵士卒,堅守開封。
可以說正是洛陽撐破,福王身死,才給尚能思考的人們敲起了警鐘。
再有就是憑張誠現(xiàn)在的實力,再加上河南地方形勢,他根本無力一舉剿滅闖賊大軍,因此,也只能一步一步穩(wěn)穩(wěn)的前進。
他領(lǐng)軍來河南剿賊,一是圣旨難抗,二則是想借此操練麾下新軍的實戰(zhàn),并非是來與闖賊流寇拼命的。
“李巡撫所言,張誠亦是心知,可我大軍長途奔襲而來,現(xiàn)下已是萬分疲憊,且軍中糧谷也是不足,現(xiàn)下唯有在開封城外暫住數(shù)日,以解軍士疲憊,更是要補充各式軍需,方才可起軍西進?!睆堈\說這番話時,面上頗有些為難之色。
河南總兵王紹禹卻是接言說道:“洛陽塘報急傳,言闖逆已成合圍之勢,我等不日即將起兵西進,馳援洛陽,若拖延時日,怕是不急,失陷封藩之罪可不敢當(d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