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薊遼總督洪承疇露布報捷之時,張誠這一邊也沒有閑著。
初四日的清晨,張國棟率領五千余人馬離開長嶺山下的營地,緩緩向南而去。
他以自己的「赤城鐵營」人馬居中,又以于金的戰車左部為后隊,再由山西鎮都司馬振海率五百余騎則為大軍前驅。
而大同鎮游擊陳炳申,則率領著千余騎兵分作兩隊,護衛著大軍的兩翼,他們踏著露珠緩緩而進。
中軍處的張國棟心中竟是十分沉重,此番是頭一次單獨率軍出戰,且還是步、騎、車各軍種齊全的一支大軍。
張國棟生怕這一番若是稍有疏忽,一旦出戰奴賊不利,他將以何面目來見張誠,那可真的是愧對張誠的提拔與栽培之恩,也愧對張誠對于自己的信任。
在他看來,自己能夠進入張誠的核心圈,實屬萬幸,畢竟自己早年投軍遼東,后來雖祖寬入內地剿賊,又加入了盧象升的天雄軍,而在巨鹿戰后,才選擇追隨張誠。
并不似陳錚、張廣達、吳志忠、陳忠等人,原本就是張誠的老部下,早在巨鹿之戰前就已經追隨著張誠。
雖然,現在的張國棟在內心中慶幸自己,當初沒有犯糊涂,而是毅然決然的跟定了張誠,但他更感激張誠實心待己,并未將自己視作外人,不但將自己視為心腹,更是著力培養提拔。
正是懷著如此深刻的想法,才使得張國棟的心中十分沉重,他暗暗發誓,此番往援杏山,定要好好發揮,痛打奴賊一頓,不可辜負張誠對自己的信重!
…………
而就在張國棟所部開拔不久,長嶺山下卻又有數千大明精騎,列隊策騎而立。
望著前面已漸漸淡去的煙塵,老將郭英賢策馬抱拳道:「總兵,老郭這就先一步開拔啦。」
張誠原本與郭英賢一向投緣,他們二人只要見面,每每總是先斗嘴,而后斗酒,可現在卻有了一絲微妙的變化。
郭英賢對張誠似乎還是老樣子,可張誠對他倒表現得十分敬重的樣子。
此刻,張誠也策在戰馬之上,同樣抱拳道:「老將軍辛苦啦!」
郭英賢大嘴一裂,笑道:「為總兵效力,俺老郭無怨言。」
他說罷便揚鞭催馬,策騎而去,馬后便是兩千多精悍騎士策馬追隨而去,又是一大片煙塵騰空而起,滾滾翻動,久久不散。
老將郭英賢所率騎兵,都是前宣府總兵楊國柱鎮標營的老底子,他們中許多人都是老軍伍,經過了多次戰事,還是很有些戰力。
因為是在戰時直接轉給張誠統領指揮,所以一直還保留著原來的建制,張誠也并未對之進行任何的改變,以免引起軍心不穩。
在昨晚的軍議后,老將郭英賢親自找到了張誠,自請充當先鋒官為大軍開路,張誠原本是想命張廣達所部為前驅。
但耐不住郭英賢苦苦相逼,最后終于在郭英賢承諾,若遭遇奴賊大隊之時,絕不擅自發起攻擊,一定等待大軍到來再做決斷后,才勉強同意。
「郭將軍可真是老當益壯,奮勇無前啊!」
張廣達看著遠去的標營精騎與老將郭英賢,不無感慨的說著。
他此刻還不知,郭英賢是用了半磨半逼的手段,才將他的先鋒官搶了過去,若不然,恐怕就不是這番說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