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宴并不十分豐盛。
然而在這樣兵荒馬亂的前線,能夠置辦起眼前的這一桌酒菜,已是實屬不易了。
其實,酒菜的品質(zhì)并不是最重要的,真正重要的乃是永寧伯對于董廷獻的態(tài)度,因為這里面掩藏著他對當朝內(nèi)閣首輔周延儒的態(tài)度。
真正的客人并非是眼前的董廷獻這只狐貍,而是他背后的那一只大老虎——當朝內(nèi)閣首輔周延儒!
因董廷獻此番乃是以私人身份來訪,他為了避嫌連開封城都不敢進,所以永寧伯也沒有叫許多人來作陪。
酒宴上除了永寧伯與董廷獻二人之外,就只有孫時相一人作陪,而劉承祖和張明遠雖也在座陪席,然他二人卻是充當了伺候酒宴的小廝角色。
“難得啊!”
董廷獻看著桌上的蒸馬肉和燒雞,心中很是滿意:“真想不到在兩軍對戰(zhàn)的沙場,還能吃上如此這般豐盛佳肴。難得……真是難得。”
永寧伯也笑著說道:“張誠就是再難,也不好怠慢了周相的人啊。”
“這個是……”
“噢。這個是魚干,從遼東曬場運過來的,吃起來有一股咸腥味,初時可能不慣,多吃幾口就好了,回味非常不錯,將士們都拿來當下酒菜。
而且這魚干乃是海魚曬制而成,其自帶咸味,拿起來就可以直接吃,還能配上一些菜來炒和燉,我勇毅軍中常備有此物,多用其來代替肉食。”
“哦。這么好的東西,怎地在京師卻未曾吃過?”
“這魚干是下賤物,平日里怎么能上得了董先生的飯桌呢。”
張誠微笑著望向孫時相,問他道:“孫老,你說是吧?”
“伯爺所言極是。”
孫時相先是肯定了永寧伯所言,可接著又解釋道:“不過,魚干制法,古已有之,非是今人所獨創(chuàng)。就如紹興之青魚干,還曾作為貢品送進宮里呢。
再有鳊魚干和粲魚干,也都是紹興的一大特產(chǎn),像這些南邊來的魚干,也曾進入各位朝官老爺、勛貴商賈府中,經(jīng)過得法烹制,不失為一道可口的佳肴啊。
只不過我們勇毅軍中這些魚干,都是產(chǎn)自遼東與東虜對戰(zhàn)前線,其無論品質(zhì)和口感都不能與紹興魚干比擬,只是其產(chǎn)量夠大,價格又很是公道,很適合大軍儲備食用。”
董廷獻點著頭,略顯詭異地笑道:“我可是聽聞……這遼東漁場里可是有永寧伯的股啊!”
“哈……哈哈哈……”
張誠十分爽朗地大笑了起來,他既不出言否定,也不予以肯定,而是笑道:“董先生快嘗嘗這蒸馬肉,要是涼了可就要變味嘞。”
董廷獻見他如此,也就不再追問,一筷子夾起一大塊馬肉送入口中,不停地咀嚼了起來。
…………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眾人的臉上也都掛起了一層微醺的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