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逸拿出了一個用布包著的神秘物體,輕輕地放在桌子上。
一臺索尼公司最新款的進口錄像機,出現(xiàn)在了眾人面前。
“我要你們,把它拆成最基本的零件!研究它的每一個結(jié)構,分析它的每一條線路!”
“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
以林逸為核心,錢斌為副手,十幾個年輕的技術員和工人投入到了對錄像機的“肢解”工作中。
他們吃住都在車間里,累了就在行軍床上瞇一會兒,醒了就灌上一口濃茶,繼續(xù)投入戰(zhàn)斗。
林逸扮演這引導者的角色,他鼓勵團隊成員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去思考,去爭論。
錢斌的天賦,在這樣的氛圍中,得到了徹底的釋放。
他瘋狂地吸收著這臺代表了當時民用電子工業(yè)最高水平的機器里的所有技術精華。
他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地寫滿了各種電路分析、結(jié)構拆解的心得和疑問。
孫浩帶領的裝配組,從一個螺絲的扭矩,一條排線的走向,不斷地學習著。
當他們信心滿滿地結(jié)束了學習,轉(zhuǎn)而開始嘗試制造屬于自己的原型樣機時,一個接一個的難題,如雨后春筍般,冷酷無情地冒了出來。
第一個難題,來自材料。
按照林逸的設計圖紙,機芯里用于承載激光頭的導軌,需要一種高強度、高耐磨、且摩擦系數(shù)極低的特種合金。
“林總,我查遍了廠里所有的材料庫存,也咨詢了市里好幾家兄弟單位?!必撠煵牧喜少彽睦蠁T工老張一臉愁容地找到了林逸。
“國內(nèi)根本就找不到這種牌號的合金!最接近的一種,性能也差了一大截!用它做出來的導軌,估計用不了三個月就得壞掉!”
沒有合適的材料,再好的圖紙也只是空中樓閣。
錢斌苦思冥想了好幾天,“林總,要不……我們把滑動摩擦改成滾動摩擦?用微型滾珠軸承來替代導軌?”
林逸立刻就否決了:“滾動摩擦雖然能解決一部分磨損問題,但它的機械振動和噪音太大,會嚴重干擾激光頭的讀取精度。差之毫厘,謬以千里?!?/p>
眼看著項目從一開始,就要陷入停滯。
林逸將自己關在辦公室里整整三天。
“材料問題我來解決?!彼偌怂腥耍拔覀兇_實造不出特種合金,但我們可以換一種思路——復合材料!”
“我們用廠里現(xiàn)有的42鉻鉬鋼作為基材,保證強度。然后……導軌的接觸面上,進行‘鍍鉻’處理!”
“鍍鉻?”在場的老工程師驚呆了,“林總,鍍鉻硬度雖然高,但質(zhì)地很脆,根本不耐磨啊!”
“誰說我要用裝飾鉻了?”林逸微微一笑,“我要鍍的是硬鉻!通過調(diào)整電鍍液的配方和電流密度,讓鉻層形成一種超高硬度和自潤滑特性的微晶體結(jié)構!”
他繼續(xù)拋出重磅炸彈,“在鍍完硬鉻之后,我們還要進行精細研磨!用最細的‘金相砂紙’,配合氧化鉻拋光膏,進行純手工鏡面拋光!直到把導軌的表面粗糙度,控制在01微米以下!”
這兩個方案一提出,錢斌激動地一拍大腿:“實在是太妙了!用鍍層來解決耐磨和潤滑問題,再用鏡面拋光來無限降低摩擦系數(shù)!這樣一來,性能甚至比原設計里的特種合金還要好!成本,卻連原來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材料的瓶頸,被林逸用一種跨時代的技術思路繞了過去。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