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之下,必有陰影。
當一種新生事物開始顛覆人們的認知時,必然有……質疑與抵觸。
質疑來自于江州市的知識分子與技術精英階層。
這些人,包括大學教授、科研院所的工程師,以及一些傳統家電行業的“老法師”。
江州市無線電廠,正進行著一場氣氛嚴肅的技術研討會。
主講人,是無線電廠的總工程師,王建國。
一個在國內錄像機技術領域,頗有聲望的老專家。
“同志們,最近那個叫vcd的東西鬧得是沸沸揚揚。從技術的角度,這里存在著幾個巨大的疑點!”
他拿起一根教鞭,重重地點了點黑板。
“第一,數字壓縮!根據他們的宣傳,一張小小的光盤能裝下一部電影。這種技術,目前只有漂亮國的貝爾實驗室和櫻花國的索尼公司,在進行前沿研究!一個從破機械廠里冒出來的林逸,憑什么能掌握這種世界級的尖端技術??”
臺下的技術員們,紛紛交頭接耳。
“數字壓縮,這太玄乎了。”
“我聽說那個林逸,才二十歲。”
王建國很滿意這種反應,他繼續說道:
“第二,糾錯能力!光盤最大的敵人就是灰塵和劃痕。他幾十號人,幾個月的時間,就能搞出這么復雜的東西?同志們,你們覺得這符合科學規律嗎?”
“第三,也是最可笑的一點,成本!他們宣稱,出廠價只要八百塊!光是一顆高性能的解碼芯片,從國外進口的成本都不會低于一千塊!”
“……他們用的,根本就是一些廉價的、不合格的、甚至是走私的二手零件,攢出來的一個‘樣子貨’!我敢斷言,不出半年,必然會爆發大面積的質量問題!”
王建國這番技術分析在江州的精英圈子里,迅速流傳開來。
是啊!這才是合理的解釋!
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廠,一個二十歲的毛頭小子,怎么可能一夜之間,就搞出超越時代的神仙科技?
這背后,一定有貓膩!
“聽說了嗎?那個vcd,就是個騙局!用的都是洋垃圾零件!”
“我一個在無線電廠工作的親戚說了,那東西輻射大得很,看久了對小孩眼睛不好!”
“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商業炒作!等新鮮勁兒過去了,肯定沒人要!”
質疑像病毒一樣迅速在江州的大街小巷傳播起來。
遠航公司,總經理辦公室。
林逸的面前,放著一份匿名的“情況反映”。
上面羅列的,正是王建國那套“三大質疑”。
高振邦很擔心,“小林,這股風刮得有點不對勁啊。讓這些專家言論繼續發酵下去,恐怕會對我們產品聲譽,造成長遠的負面影響。”
林逸臉上卻沒有絲毫的緊張。
“市長,您覺得,是壞事嗎?”他反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