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的春天,是一個充滿了躁動與變革氣息的季節。
各方巨頭們組成的“dvd聯盟”憑借著強大的資本和輿論優勢,為他們即將推出的“次時代王者”——dvd進行聲勢浩大的預熱宣傳。
各種關于dvd超高清畫質和強大功能的前瞻報道,頻繁地出現在各大科技媒體的頭版頭條。
一時間,“dvd”這個詞,成為了高端、未來、品質的代名詞。
就在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歐美這片主戰場時。
一場更加迅猛的“熱帶風暴”,正在亞洲悄然醞釀。
在與臺灣光寶科技達成戰略合作之后,宋公以驚人的效率兌現了他的承諾。
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從寶島整體打包轉移過來的“670納米紅光激光二極管”生產線,已經被重新組裝、調試完畢!
錢斌和他的“麒麟”團隊,終于補上了evd研發之路上,最后的一塊短板!
1991年3月12日。
當第一臺,搭載著“麒麟二號”evd專用解碼芯片,和“國產”紅光激光頭的,完整的evd工程樣機,在遠航亮相。
它的畫質,已經可以與dvd分庭抗禮!
它的成本,卻被壓縮到了,連林逸都感到驚喜的程度!
錢斌激動得熱淚盈眶,“我們造出了,我們自己的‘神’!”
林逸看著這臺凝聚了無數人心血的“未來武器”,心中充滿難以言表的豪情。
但現在,還不是慶祝的時候。
他十分冷靜,“evd項目轉入最高保密狀態!所有技術資料,全部封存!除了核心的幾個人,任何人不得再接觸!”
“同時,‘麒麟一號’svcd芯片,全面擴產!三個月內,儲備下至少五百萬片芯片的庫存!”
“我們要在最終決戰之前,先用我們的‘中等馬’,去把敵人的‘后院’燒起來!”
在李援朝和王建國,這兩個“一商一技”的黃金組合的操盤下。
遠航在珠三角地區的“供應鏈整合”計劃,取得了驚人的成功!
通過簡單粗暴的“收購”和“技術賦能”,數十家原本生產廉價收音機和電子表的港資、臺資小廠,被整合進了遠航的“二級供應商”體系。
他們為遠航,源源不斷地輸送電容電阻,電源線,機箱外殼……
一個,以鵬城為中心,輻射整個東南亞的制造和物流基地,悄然成型!
林逸召集了珠三角地區和全國各地的核心經銷商,召開了一場代號為“熱帶風暴”的秘密戰前動員會。
“各位兄弟!”林逸開門見山,“過去的半年里,大家在國內市場都賺到了錢。但是那點錢,跟我們接下來要賺的相比,不過……九牛一毛!”
他身后掛著一張巨大的亞洲地圖。
櫻花國、韓、香港、報道、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一個個閃爍著誘人光芒的市場,被標注出來。
“這里,有多少人口?”
“這里的經濟,正在飛速發展!這里的人民,對娛樂甚至有更強烈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