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料,青云峰之行并不順利,梁勇死在了青陽道門,新接任的峰主是梁勇的師弟葉知秋,對方曉來說又是一個師叔輩的峰主。
葉知秋的名字雖然聽著詩情畫意,但為人極是正統刻板,他回應了方曉三句話,反而讓人覺得很摸不著頭腦。
第一句話,青云峰上下不會違背談真人的遺命,但有前提。
第二句話,在為梁勇報仇之前,青云峰不明確站隊,可是精神上依然支持皓月峰的觀點,門主人選必然要服眾,在修為、聲望、德行和輩分四項被廣泛得到認可。
四項評價,目前的方曉只占一樣,那便是修為,能不能服眾不知道,但至少不能讓皓月峰等認可。
可同時具備兩個以上條件的宗門門主候選人,萃華宗怕是至少有五六個。
皓月峰推薦的是裕德真人,還有人建議天一真人,長老會中包括上官十二在內,也有兩三個人是至少滿足三個條件的。
甚至有人提出了鳳凰谷谷主林采菱,憑什么每一任門主必然出自萃華九峰?難道六洞三谷就低人一等,天生就該被排除在外?
第三句話就莫名其妙了,基于第一條不違背談真人遺命,在方曉不具備其他三樣條件的前提下,至少收個徒弟。
所謂承前啟后,你方曉能不能繼承談真人未完成的使命尚不知道,可總要收個徒弟、有個傳承和交代吧?
從青云峰歸來,方曉的心情再度糟糕,葉知秋這個老頑固提出來的問題全部戳中了方曉的短板,沒聲望,輩分低,沒徒弟。
輩分低,這個是改變不了的,方曉是三代弟子。
也就是說,從開山祖師爺那一輩起,方曉是第四代門人,放眼整個萃華宗,第四代、第五代門人最多,所以,連師父談真人都不能算輩分有多高。
但是聲望低,方曉就不服了,自從踏入合體期后,他為宗門立下的戰功,大大小小,兩個巴掌翻三遍都數不過來,放眼同輩弟子中有誰能與之相比?
“你人緣不好唄。”張十九說。
“這個戰功還真沒辦法放到臺面上比較,那些陣亡、隕落的同門找誰喊冤去?”孫十八說。
兩個神隱峰的懶漢說話憨直到令人發指,方曉被這倆人給氣差點當場吐血,你們到底是來幫忙的還是來拆臺的?
不過冷靜下來想想,二人的話不無道理,聲望可不是簡簡單單的為宗門立戰功,你在立功后,宗門給了你更多的資源傾斜,已經有了一定的回報,而那些戰死的同門,才更值得大家尊重。
第三個問題,沒弟子,沒傳人。
這個是方曉實實在在的短板,他一心修行,渴望不斷的突破,在自己最好的黃金時期沒有考慮過收弟子,現在想收也不現實了。
因為沒有資源,不當家不知柴米貴,萃華宗數千年沉淀下來的靈石資源恐怕連完全的守山大陣都開不起了,哪里還能擠出培養一名核心弟子的資源?
其次,方曉眼下也沒有培養的精力,唯一個所謂的徒弟,還是個犟種,居然不認他?
這也是為什么一到議事的時候,但凡有人提及收徒這件事,方曉就非常反感,至少他認為對方的目的是不純的。
現在無論如何都繞不過去了,那個憨小子體內所隱藏的秘密已經暴露,長老們反而繞過了方曉,決定在列國范圍內對鄭九實施抓捕。
這讓方曉非常惱火,但也無可奈何,這樣下去,他首先要考慮的是自己會不會被長老會架空。
九離真人已經閉關,唯一能支持方曉的太上長老張庭佑在面對十幾張嘴巴的時候也是孤掌難鳴,一切還是要靠方曉自己。
比起自己的便宜師父,鄭九的運氣也好不到哪里去,雖然韋馱門的馬家堡不足以留住他,但任千山的死還是招來了云山離火門的修士。
這位同樣是宗門的邊緣修士,是任千山的王姓師兄,金丹期初境。
他在仔細勘察了現場以后,得出一個結論,兇手至少是武王中境,而且窮兇極惡,殺了人不算,還搜刮走了師弟身上的所有財富,此仇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