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鄭九便帶著這幫人馬繼續南撤。
但不是簡單的向南逃竄,而是而是沿著新甸到臨兆一路橫向切過去,主要目的還是收攏殘兵,順便打聽周方的消息。
不到一日,鄭九二人便收攏了七八股潰兵,什么番號都有,人數一下子膨脹到了近兩千人。
此時,鄭九的這支雜牌軍已經與魏軍的前鋒相距不到十五里,隨時都有被對手咬住的危險。
鄭九并不慌張,仔細研究了一番行軍圖后,寫了一封信交給王九兒,讓她送到大宛城,交給凌云醫館的邵老先生,他自會知道怎么辦。
王九兒也沒辦法,為了贏得鄭九的信任,只得打馬而去。
隨后,鄭九繼續領兵南下,不緊不慢,行至高家嶺休整,也終于被尾隨而來的魏軍前鋒咬住。
這支魏軍全是騎軍,約有三千五百人的樣子,一路狂飆突進,但還是遲了那么一步,沒有在鄭九搶占有利地形之前,將這支潰軍圍住。
高家嶺是個孤立的大石頭山,一高一矮兩座山峰,占地方圓不大,山高也有限,偏偏很險峻,騎軍是很難沖上去的。
要么將這些潰兵圍困,要么放過這支潰兵。
魏將是個急性子,他得到的軍令不是攻城占地,而是最大限度的殺傷韓軍的有生力量,整個韓國中南部大地上四散而逃的潰兵便是他的目標,如今有這么大一塊肥肉吃不著,恨得牙癢癢。
于是,不信邪的魏將讓士兵下馬,徒步攻山。
一連兩次沖鋒,折損了兩三百號人,士氣大損。
魏將怒了,下令圍困高家嶺,必須把這兩千多人活活餓死、渴死在山上。
倘若是一般的將領,堅持不到一日便舉白旗投降了。
這些潰兵卻要感謝上蒼,跟了一位不一般的將領,根本餓不著,也渴不死,因為有吃有喝。
鄭九正在興致勃勃地研究和嘗試他的五鬼搬運術,山上那些蒿草灌木被他以法術點化,居然排著隊下山去魏軍營地搬運吃食、水囊。
此法在道門最正統的運用中是以符箓驅使五瘟搬運盜用他人財物,但被術堂擴展演化后,可以以符箓咒語驅使任何活物盜竊他人物品,不限于財物。
甚至還有更厲害的,不用驅使活物,也可以做到。比如說,使用傀儡,或者點化死物等等。
后者的難度極高,鄭九的道行還達不到可以點化死物的能力。
夜黑風大,熟睡中的魏軍根本沒有察覺自己攜帶的水囊、干糧全被那些灌木給擼了個干凈,而巡崗放哨的魏兵,似乎也變成了睜眼瞎,根本看不見那些婆婆娑娑的古怪之物居然能活動,還排著隊上山。
兩趟搬運,便將魏人的干糧飲水全部弄了個干凈。
于是鄭九更加興趣濃厚,組織了第三次搬運,這回計劃偷走魏人的武器,搬運之術見不得血光,無法殺人,弄走武器已是極限了。
可惜第三次搬運還是被發現了,當看見那些被砍到的黑影是成排的灌木時,魏將的眼睛都直了,立刻意識到山上的潰兵里有高人,可能是異人,也可能是修士。
這仗便不好打了。
魏軍中也有修士,但前日里不知為什么那些修士全都離開不見了,因為凌云宗覆滅,韓軍中已無修士,所以魏軍并不在意道門修士的離開,但今天居然撞到一個,這是個大麻煩。
魏將雖然性子急,但是個會思考的將領,一邊派人立刻向上峰稟報詳情,一邊決定連夜繞過高家嶺繼續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