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眼前這位壽王的實力和所控制的地盤并不比鄭九差多少,如此巴巴的趕來投靠,是何居心?
這讓鄭九完全沒有思想準備,忍不住瞪了一眼劉士功。
正自得意的劉士功嚇了一跳,一下子面色煞白,豆大的汗珠布滿額頭,慌忙拱手垂頭,“大王有所不知,壽王殿下他五日前便趕來孟縣,一直在等候您,所以……”
鄭九擺擺手,打斷了劉士功,扭頭又問郭永壽,“壽王殿下兵強馬壯,在河下深得鄉紳豪強的擁戴,何故轉身他投,豈不讓那些追隨者失望?“
郭永壽聞聽嚇的噗通一聲跪在了地上,“永壽之決定,乃下河郡所有父老鄉親的愿望,絕非為一己私利,請韓王千歲明察。”
鄭九皺起眉頭,卻見劉士功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知道其中應該還有些隱情,便親手扶起郭永壽安慰兩句,但是否同意投靠,只字未提。
為了避免尷尬,劉士功又硬著頭皮連續介紹了后面的一幫身著華服的陌生人,要么是劃地稱王的豪強,要么是聚嘯山林悍匪頭子,人人手中都有點人馬輜重。
關鍵是這些人馬分布在韓國的中西部廣大地區,說白了,很多都是在魏軍占領區內,若真要起事的話,會在一夜之間四處起火。
“諸位朋友是如何穿過魏軍的重重封鎖來到我孟縣的?”
“回大王,所謂重重封鎖不過爾爾,魏人之志遠不止韓國,所以貪念太盛,沒有足夠兵力在各縣駐防,魏軍駐地看似鐵通一塊,實則漏洞百出。”
說話的陽泉縣的牧王,原本只是個縣衙小吏,陽泉被魏人占領后留下的駐防軍不足千人,亂世出英雄,這位牧王當時就帶著一幫子兄弟造反了,現在手中居然也有幾千人馬。
“難道東西兩路的魏軍主力沒有圍困我孟縣?”鄭九越聽越奇。
“回大王,兩路魏軍早撤了,西路軍撤到了衛輝,只為了看住西北門戶,東路大軍更絕,已經撤出了韓境,現在恐怕在燕國打仗。”
竟然已經跑到了燕國?原來如此。
鄭九聽到這些,心里已十分了然,說了幾句好聽的敞亮話便宣布晚間宴請各路英雄,著費佳親自安排。
然后,鄭九便借口有緊急要務處理,喊劉士功到房間談話。
見眾人散去,鄭九還是隨手扔了一道隔絕屏障,他需要了解盡可能多的信息,并做一些決定,不希望被任何人聽去。
劉士功自然是受寵若驚,連著喝干兩大碗白水,這才抹抹嘴,將這一個月來發生的所有要事都詳細說了一遍。
其一,按照魏軍撤離的時間推測,此刻的燕國可能已經滅國了。
只是消息還沒有那么快傳出來而已,目前韓國境內除了分散在各地的駐防軍,加起來不足三萬,魏軍只有一支六萬人的主力西路軍。
韓國空虛是不爭的事實,各路反王前來投靠,正是看準了這一點。
其二,經過劉士功、費佳等人大肆招兵買馬,鄭九麾下的總兵力已經突破了五萬人,若是把這些反王全都收進來,兵力規模最起碼也在十萬上下,實力已經超過了在韓境的魏軍。
當然,這些人馬成分駁雜,實際的戰斗力如何?是否存在別有用心的反王?還需要花大量時間甄別,但時間不等人。
其三,從全局看,鄭九必須要抓住這個天賜良機。
隨著燕國被滅,魏趙宋三國的實力大增,大周更是在西部戰場節節敗退,實際上已經孤立無援。
若是按照這個形勢發展下去,魏趙宋聯軍西出大周是必然,甚至還會拉攏盤踞在北方的羅剎國一起出兵,大周覆滅是遲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