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股帶著探究意味的冰冷精神波動,如同潮水般緩緩掃過,在三人身上停留了數秒,帶著一種近乎實質的重量,仿佛有無形的眼睛正在仔細審視。凌感到自己空蕩蕩的“蓄能池”和殘破的靈根都在這種注視下微微震顫,瑞娜和艾莉絲也感受到了明顯的壓迫感。
好在,這波動并未表現出立刻的攻擊性。在短暫的審視后,它如同來時一樣,悄無聲息地退去,重新縮回了礦坑深處,只留下那如同巨大心臟搏動般的規律的能量吞吐聲依舊持續。
三人不約而同地松了口氣,后背已被冷汗浸濕。
“它……知道我們在這里了。”艾莉絲的聲音帶著一絲數據波動后的余悸。
“但沒有立刻攻擊。”凌冷靜地分析,試圖從這短暫的交鋒中獲取信息,“是漠視?是警告?還是……某種評估?”
“無論如何,這更證實了我們的判斷,深處的存在擁有極高的智能和能量操控能力。”瑞娜迅速調整呼吸,將注意力拉回到迫在眉睫的問題上,“在我們制定深入計劃之前,必須對我們自身的‘工具’有最清醒的認知。”
她再次調出之前記錄的關于“靈骸道”系統的所有數據,面色比之前更加嚴肅。
“凌,艾莉絲,我們必須正視,我們目前掌握的‘義體凝氣’模式,存在幾個致命的瓶頸,如果不解決,就算我們僥幸抵達靈脈核心,找到了純凈能量,也可能無法有效利用,甚至因為操作不當引發災難。”
她將數據圖表投射在空氣中,用光筆重點圈出三個區域。
“第一,能量逸散率。這是我們目前最直觀的短板。”她指向能量在回路中流動的模擬動畫,可以清晰看到,代表能量的光流在流經金屬回路時,不斷有點點光芒脫離主路徑,消散在周圍。“初步構建的回路,其材質和結構對靈氣的‘束縛力’太弱。根據戰斗數據和剛才補充能量時的監測,從引入點到‘蓄能池’,途中能量損耗穩定在75%到80%之間。這意味著,我們辛苦汲取100份能量,真正能儲存起來備用的,只有20到25份。這是一個巨大的浪費,也嚴重制約了力量的積累速度。”
凌點了點頭,之前戰斗時那種能量飛速消耗、后繼無力的感覺異常清晰。
“第二,回路負載有限。”瑞娜切換畫面,顯示出凌右臂義肢上那幾道細微的裂紋特寫,以及脊柱回路在超負荷運轉后的能量淤塞點。“目前的回路結構,是在你原有義體和那塊上古骨骼的基礎上改造的,它有其物理極限。像剛才那樣,瞬間將儲存的能量壓入單一支路進行高強度輸出,會對回路造成結構性損傷。頻繁使用,或者嘗試驅動更強大的能量,很可能導致回路局部崩潰,后果不堪設想。”
她頓了頓,加重了語氣:“換句話說,即便我們有了充足的能量,你目前的身體‘容器’,也裝不下太多,更承受不住太猛烈的輸出。”
“第三,也就是最根本的問題——能量獲取效率。”瑞娜將畫面切換到外部環境能量監測圖,“我們現有的能量獲取方式,無論是依靠報廢的凈化裝置從危險源提取,還是寄希望于未來可能的大型凈化力場,都面臨一個核心矛盾:凈化、提純靈氣所需的時間和技術成本,遠遠跟不上你修煉和戰斗的消耗需求。”
她用光筆在“能量獲取”和“能量消耗”兩條曲線之間劃出一道巨大的鴻溝。
“修煉‘靈骸道’需要能量來鞏固回路、溫養系統;修復靈根需要海量且純凈的能量;應對戰斗和危機同樣需要能量。而我們現在獲取能量的速度,就像是用一根吸管去吸干一個湖泊,杯水車薪。”
艾莉絲補充道:“根據建模,即使我們成功在靈脈核心建立起凈化力場,以目前回路能承受的能量導入速度和你自身的煉化速度,要填滿現在的‘蓄能池’,也需要相當長的時間。而要滿足修復靈根這種級別的需求,按照這個效率,可能需要……數十年,甚至更久。”
數十年?凌的心沉了下去。他的靈根,恐怕連六十個小時都撐不過去了。
這三個瓶頸,如同三道堅固的枷鎖,死死困住了他們前進的腳步。能量逸散讓積累困難,回路負載限制了下限,而獲取效率則扼殺了上限。
“所以,我們之前的思路,只是解決了‘有沒有’的問題,搭建了一個最基礎的框架。”凌總結道,目光銳利,“現在,我們必須想辦法解決‘好不好’、‘快不快’的問題。我們需要優化回路,降低逸散;需要強化回路,提升負載;更需要找到一種……更直接、更高效的能量汲取和轉化方式。”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礦坑深處。
“那個存在……它那種高效的‘萃取’方式,會不會就是答案的一部分?或者說,在靈脈核心,是否存在某種……能直接與我這套系統產生更高效共鳴的東西?”
就在這時,艾莉絲突然接收到一組從礦坑更深處、繞過那個未知存在區域傳回的微弱探測信號——那是她之前冒險釋放的用于繪制備用路線的高靈敏度探測器發回的。
信號很模糊,斷斷續續,但其中似乎夾雜著一種……規律的能量紋波,與狂暴的靈脈能量和那個存在的波動都截然不同。
“有發現,”艾莉絲的聲音帶著不確定,“在靈脈核心側下方,似乎存在一個……人工造物?能量簽名非常古老,而且……它好像正在發出一種微弱的……召喚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