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歸柏說:“那就走吧,走到喜歡的地方,走到不想走了,就停下來。”
“你不覺得這是漂泊嗎?”
“我本來沒有家的歸屬感。”
“我不一樣。”
“我知道。”
“那就走吧。”陸行舟勸不走寧歸柏,只好帶他一起走了。說實話,寧歸柏跟在他身邊也沒什么不好,寧歸柏能保護人,現在也會照顧人,被使喚起來既不會拖延,又不會啰里啰嗦地抱怨,簡直就是一個完美的出行伙伴。陸行舟想把寧歸柏“趕走”,一是怕寧歸柏跟著他越久就越會執拗地跟下去,二是怕他習慣了寧歸柏的存在,等以后寧歸柏真的離開了,他會覺得很失落。
情感、支撐、陪伴、依賴這些東西所吸收的時間越長,以后割舍的時候就會越難,非親非愛非同路之人,那是一種怎樣的羈絆?
寧歸柏和陸行舟很順利地出了關州城,陸行舟回頭看城門,感慨一句:“在這個世界里,這是我的第二故鄉。”
“第二故鄉?”寧歸柏不解,“溪鎮是第一故鄉嗎?”
“對。關州是除了溪鎮之外,我生活得最久的地方,所以叫第二故鄉。你有第二故鄉嗎?”
“沒有。我不喜歡故鄉。”
“你不喜歡的是家,還是故鄉?”
“都不喜歡。”
“你不喜歡登龍城,為什么?”
“太白了。”
“你是說常年下雪?”
“嗯。”
陸行舟明白了,一個地方常年的景色都是一樣的,入目是白茫茫的雪,綠葉黃花都成了稀有的存在,罕見生命,人的耳朵是凍的,唇是冷的,說與聽好像都變得費勁,他也不會喜歡那個地方。
陸行舟問:“那你有很喜歡的地方嗎?”
寧歸柏看了他一眼:“溪鎮吧。”
陸行舟動了動唇,想說“為什么”,但他跟寧歸柏對視上了,話就吞回了肚子里。他說:“走吧,再站下去引人注目,城門口的江湖人要過來抓我們了。”
寧歸柏順著他的話說:“他們不敢。”
陸行舟說:“都靠你的名號。”
“我沒有名號。”
“對啊,為什么你沒有名號?”很多武功高強的江湖人都有名號,比如“五更劍”溫竟良,比如“丹心攜雨”李順云,再比如“霜劍圣手”章游奇。寧歸柏的武功說不定不比這些人差,為什么沒有名號呢?
寧歸柏說:“我的名字就是名號。”
陸行舟甘拜下風,無言以對。
兩人慢吞吞地走在關州郊外,陸行舟想好了,他就這樣一直走一直走,等“置身事外”的任務完成,等新任務出現,這段沒有目的的旅途就可以停下了。
寧歸柏停住腳步。
陸行舟問:“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