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我支持你!”張峰也沒打消她的積極性,能給自己賺錢,肯定要全力支持。
當國際倒爺,這是穩賺不賠的事情。
其實,程曦更佩服張峰,這家伙不僅有才華,搞市場開拓也有一套,竟然能想到過來參加電視節,把自己的作品賣到世界各地。
“老板,你說,國內的那些電視劇制作商,他們怎么就想不到到全世界各地賣劇呢?”程曦問出了心里的疑問。
其實,張峰也有點想不通,21世紀都過去10年了,電視劇這個圈子怎么那么封閉?
人家電影圈子從改革開放之初就不斷與世界接軌,而電視劇呢?
此時,大陸電視劇出口到歐美國家,都是零零碎碎的,靠個人關系或者極偶然的機會,從來沒有像他們這樣,正兒八經地來戛納這種頂級電視節設展位、大規模地推銷版權。
大家之所以不重視歐美市場,唯一的解釋就是,《西游記》、《紅樓夢》、《三國演義》這些在國內大火的電視劇,在歐美播放遇冷,大家也就沒什么信心了。
想一想,前幾年,大陸劇給灣灣和港城播出,還是以極低的價格甚至貼錢播出,張峰也就能理解了。
而真正的轉折點,在張峰的記憶里,應該是發生在2015年。
那一年,《甄嬛傳》的剪輯版登陸了Netflix付費播出,雖然收視率一般,但它成為了中國第一部在歐美主流流媒體平臺發行的電視劇,具有標志性意義,讓很多人知道:“哦,原來國產劇還能這么玩,還能賺美元!”
此后,《延禧攻略》、《長安十二時辰》、《白夜追兇》、《隱秘的角落》、《漫長的季節》等優質劇集才逐漸實現了多國同步播出或引進。
大家才慢慢意識到,原來自己拍的電視劇并不差,在歐美國家同樣具備競爭力。
于是,國內的電視劇制作公司才開始更主動地出擊,參加各種國際電視節,向全世界推銷中國電視劇版權。
據他所知,在2025年的倫敦電視節(那時戛納春季電視節已遷至倫敦)上,“中國聯合展臺”甚至有近百部中國視聽作品參展,成為全球參展作品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那是何等風光!
現在,張峰陰差陽錯地,憑借《信號》和《陸貞傳奇》,將這個中國電視劇主動出海、規模性版權銷售的轉折點,提前到了2011年!
不過,由于《信號》當時是以網劇身份播出,沒有傳統的《發行許可證》,《陸貞傳奇》審核尚未通過,他也沒想過要借此機會大肆聲張,樹大招風。
悄悄地賺錢就行,悶聲發大財才是王道。
在電視節間隙,張峰還抽空去灣灣和港城的展臺轉了轉,和他們聊了聊。
他發現,這些來的并不是電視臺本身的人,也不是電視劇制作公司,而是一些所謂的“發行商”。
說白了,就是中介公司,他們從各家電視臺或制作公司那里拿到代理權,然后拿到這種國際市場上來找買家,賺取中間差價。
估計程曦就是從他們這里找到的生意靈感。
他們帶來的劇很多,張峰大多數沒看過。
港城的發行商帶來的有《飛女正傳》、《刑警》、《老蘭、士林、徐家匯》、《勝者為王》、《潛行狙擊》等等。
而灣灣帶來的有《泡沫之夏》、《偷心大圣PS男》、《呼叫大明星》、《我可能不會愛你》等。
但根據張峰的觀察,他們的劇雖然數量多,但真正能賣出去的并不多,問津者寥寥。
不過,這些人看起來心態很好,每年都會來,春季、秋季都不落下,反正就是能忽悠著賣出去一部是一部,開張吃半年那種。
但即便如此,在2011年這個時間點,他們已經比大陸強太多了,有信心拿到國際市場上來賣錢!
就在張峰結束所有談判、準備啟程回國的時候,他接到了國內打來的電話通知——《陸貞傳奇》順利過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