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第546章544:客串國際范
2004年4月7日。
京城懷揉,成龍快樂園(一期)攝影棚區及外景地。
《大鬧天宮》開機第七天。
清晨的薄霧尚未完全散去,一號攝影棚內卻已是燈火通明,人聲鼎沸。
這座按照國際標準建造的巨型攝影棚,此刻正化身為花果山的核心區域——水簾洞的內景。巨大的綠幕環繞四周,為后期合成浩瀚瀑布和洞天福地留下空間。
棚內溫度濕度經過精確控制,以模擬洞窟中濕潤微涼的環境。
美術指導霍廷霄帶領的團隊展現了驚人的功力。
他們并非完全依賴CG構建環境,而是結合了大量的實體搭建。
洞內的石筍、鐘乳石由特殊樹脂材料翻模制作,形態逼真,觸感冰涼;中央的“石猴寶座”更是精雕細琢,融合了天然野趣與王者氣派,上面鋪著由道具組精心做舊的獸皮。
燈光師趙小丁團隊運用了數十組不同類型的燈具,模擬透過水幕折射進來的天光,光斑搖曳,水汽氤氳,營造出既神秘又充滿生機的洞府氛圍。
今天要拍攝的是群猴宴飲的盛大場面。
數百名身著定制猴形戲服的武行和特約演員,在動作導演袁和平及其團隊的指揮下,進行著最后的走位排練。
這些戲服并非簡單的連體衣,而是根據猿猴解剖學結構進行了設計,內置活動關節,輔以特效化妝,力求在動作時肌肉線條自然流動。
毛發由真假發混合編織,在特定燈光下呈現出層次分明的質感。
六小齡童(章金萊)身著齊天大圣的早期戰袍——并非后世明光锃亮的鎖子甲,而是更接近甲骨與皮弁結合、帶著原始粗獷美感的服飾。
他坐在寶座上,眼神靈動,抓耳撓腮,與身邊幾只由身材矮小特型演員扮演的小猴互動,活脫脫便是猴王本尊。
為了這一刻,年過四旬的他在開機前進行了長達數月的體能恢復和猴戲動作溫習,此刻狀態正佳。
執行導演喊了“預備”,現場瞬間安靜下來。
王盛和總導演徐客并排坐在監視器后。
徐客全神貫注,手中拿著分鏡圖,不時與身旁的副導演低聲交流。
王盛則神情沉穩,目光掃過現場每一個環節,更像一位坐鎮中軍、審視著自家工業體系首次大規模協同作戰的統帥。
“《大鬧天宮》,第七日,第十二場,第三鏡,Action!”
場記板敲響。
鼓樂聲起(后期配),扮演猴群樂隊的演員們賣力地模仿著敲擊石磬、吹奏骨笛的動作。
群猴在袁家班武行的帶領下,端著由水果、清泉(道具)組成的“酒宴”,穿梭嬉戲,翻騰跳躍,場面熱鬧而不混亂。
六小齡童一個箭步躍上石臺,接過“小猴”奉上的“仙桃”,咬了一口,隨即興致勃勃地加入到猴群的舞蹈中,將孫悟空的喜悅不羈與天生的領導力展現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