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再次深深行禮:“老臣…定當竭盡所能,協助殿下,推廣農書,不負殿下厚望!”
李承乾又囑托了蕭德言幾句關于《農書》分發宣講的注意事項,便馬不停蹄,即刻派人前往中書省和門下省,召請房玄齡與魏征至東宮議事。
不多時,兩位重臣相繼到來。房玄齡神色溫和,目光中帶著探究;魏征則一如既往的面容嚴肅,步伐沉穩。
“臣等參見太子殿下。”
“二位相公不必多禮,請坐。”李承乾開門見山,示意內侍將兩份剛剛裝訂好、墨香猶存的《貞觀民報》創刊號樣刊分別遞給二人。
“此乃東宮試辦的《貞觀民報》樣刊,請二位過目。”
房玄齡和魏征接過報紙,立刻被其新穎的形式所吸引。
他們快速翻閱著,目光掃過頭版的陛下諭旨與解讀、二版的春耕盛況報道、三版的農桑知識以及四版的士子詩文。
那清晰的排版、陌生的標點符號,尤其是這遠超想象的出版速度,都讓兩位見多識廣的宰相心中暗驚。
房玄齡撫須沉吟,率先開口:“殿下,此報內容詳實,排版清晰,尤其這標點之用,確能使文意豁然開朗。
活字印刷與新紙之術,竟已精進至此,實乃社稷之福。
然則,臣有一問,如此一份報紙,所費幾何?殿下打算定價多少發售?”
這正是關鍵所在,魏征也抬起頭,目光銳利地看向李承乾,等待他的答案。他們深知,價格將直接決定這份報紙的受眾和影響力。
李承乾早已胸有成竹,他伸出兩根手指,緩緩說道:
“得益于新式造紙術與活字印刷,成本已大幅降低。孤意已決,《貞觀民報》每份售價——一文錢!”
“一文錢?!”
饒是房玄齡和魏征久經風浪,也被這個價格驚得愕然片刻。
一文錢,不過一枚最普通的開元通寶,在長安甚至買不到半塊胡餅!
這個價格,幾乎等于白送!
“殿下!”魏征立刻皺眉,直言不諱,“此舉是否過于草率?雖說成本降低,但人工、物料、運輸,皆需費用。
定價如此低廉,恐難以為繼,長久下去,豈非成了東宮乃至朝廷的沉重負擔?且價值過低,恐反惹人輕視。”
房玄齡雖未直接反對,但眼神中也流露出類似的擔憂。作為宰相,他必須考慮財政的可持續性。
李承乾似乎早料到會有此問,他從容解釋道:“老師所言甚是,若按常理,確難維系。
然此報非為牟利,乃為宣達政令、教化百姓、溝通上下之利器!其利在社稷,在長遠,而非區區銅錢。”
他站起身,走到殿中懸掛的大唐疆域圖前,聲音沉靜而有力:“二位試想,若一份報紙只需一文錢,長安城內,多少工匠、學徒、商販、乃至略有余財的農戶能買得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