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順勢躬身,“父皇憂心國事,兒臣慚愧,既是為彰顯皇家體面、安撫臣民之心,宮宴開支豈能再讓父皇憂心?此事,便交由兒臣來籌措辦理。兒臣定當設法,既不增加國庫負擔,又將宮宴辦得風光體面,不負父皇與皇祖母隆恩。”
皇帝眼底閃過一絲滿意之色,“哦?你有此心,甚好。只是…數(shù)額不小,且年關在即,時間緊迫,你待如何籌措?”
裴九肆從容回道。
“兒臣以為,可開源節(jié)流雙管齊下,其一,宮中用度可暫省出一部分,其二,兒臣愿說服京中一些積善之家、皇商總會,為宮宴報效部分物資銀錢,以其名義采辦貢品、裝飾宮苑,事后由內務府酌情給予褒獎,如賜匾額、準入皇商名錄等,以示皇家恩典,如此,既不耗國庫分文,又能成全他們忠君愛國之心,兩全其美。”
皇帝聞言,緩緩頷首,臉上露出一絲笑意。
“嗯,此法甚妥。既如此,此事便全權交由你督辦,稷王,莫要讓朕與太后失望?!?/p>
“兒臣遵旨!定不負父皇所托!”裴九肆沉聲應下。
退出御書房,凜冽的寒風撲面而來。
裴九肆深深吸了一口氣,宮宴的難題看似接下,實則更大的壓力落在了肩上。
他必須在不動用國庫的前提下,籌集到足以舉辦一場盛大宮宴的巨額資金,還要辦得漂亮,不能出任何紕漏。
這不僅僅是一場宮宴,更是他展示能力震懾朝野的關鍵一役。
裴九肆出了宮門,并未立刻回府,而是命車夫徑直轉向了寧王府。
此事干系重大,且時間緊迫,他需要立刻與最信任的兩人商議。
寧王府書房內,炭火燒得正旺。
裴九肆將宮中與皇帝的對話,以及嚴崇亮散播流言的調查結果,毫無保留地告知了裴霽與收到消息趕來的夕若。
聽聞父皇將籌措宮宴的重擔甩給了裴九肆,裴霽坐在輪椅上,指尖輕輕敲擊著扶手,眼中閃過一絲銳利。
“父皇這是在用難題考校你,好一個既要馬兒跑,又不給馬兒草啊。國庫空虛是真,但更重要的,是要看你如何無中生有?!?/p>
夕若蹙眉沉思片刻,抬眼看向裴九肆。
“殿下,此事雖是難題,卻也是契機,若辦得漂亮,非但可挽回圣心,更能向朝野展示您超凡的籌謀與掌控之力?!?/p>
裴九肆頷首。
“本王亦是此意。只是,這無中生有之法,需得周全。既要短期內籌措巨款,又不可竭澤而漁,惹得怨聲載道?!?/p>
話音剛落,裴霽與夕若幾乎同時開口,說出了兩個跨越時空的在這個時代卻極具顛覆性的詞語。
“集資?!?/p>
“招商?!?/p>
兩人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了然與默契。
這是來自另一個世界的智慧共識。
裴霽微微一笑,接過話頭,“沒錯,京城富商巨賈云集,他們不缺銀錢,缺的是地位名聲和穩(wěn)固的靠山。年關宮宴,乃是皇家最高規(guī)格的盛典,若能讓他們報效物資銀兩,并以他們的名義采辦貢品、裝飾宮苑,事后由內務府頒發(fā)褒獎令,賜予皇商名號、御筆匾額,甚至允其子弟入國子監(jiān)讀書……對于渴望提升社會地位的商人而言,這是千金難買的機遇。我們可將其稱為宮宴捐。”
夕若點頭補充,“此舉可謂一舉三得。一解宮宴燃眉之急,國庫分文不耗,二可篩選出一批有實力且愿向王爺靠攏的商賈,形成新的利益聯(lián)盟,三能借此摸清京城富商們的底細和人脈。我們可以成立一個臨時宮宴籌辦會,由幾位德高望重的老皇商牽頭,我們幕后掌控,制定不同等級的報效標準對應不同恩賞,如此,愿者上鉤,井然有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