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愣了一下,然后不好意思道:“我不主修律令……大明立律令太多了!”
劉基想了想從自己手中制定的法令,也不由點頭:“確實太多了。許多法令和現在的大明都沒關系。”
“現在不就有關系了?”“在家養病”的葉錚笑道,“這下他們可不能說什么不教而誅謂之虐了。”
劉基磨牙:“是啊。”
上次空印案,因為劉基沒有當過有實權的大官,不知道這個“潛規則”,制定律令的時候沒有涉及這一點,結果被人抓住漏洞,說“法無禁止就能做”。
劉基將其視作一生的恥辱。
季仁壽又老了許多,但精神一如既往的好。他怔怔看著樓下,想著朱標曾經說過的“致良知”,人人皆可成圣的話。
無論民族國家,無論男女老少,皆有成為圣人的潛質。圣人不看血脈不看傳承,圣人就在百姓中。
現在這些人只是在爭取自己的利益,其實離圣人很遠很遠。但季仁壽不知為何,就是想起了這一席話。
他想,自己的著作中又可以添一筆了。
所有大儒在老年的時候,就會開始著書立說,將自己的思想記錄下來,留給后人,期盼后人能完善他的觀點,將他的理想實現。
朱升看了表情激動的季仁壽一眼,知道季仁壽滿腦子都是他的書。
當時為標兒記錄言行的人,記載的標兒訓斥孔希友的話中,就有類似“孔圣人看到你們以人不能超過圣人、師長為借口,一代不如一代,他會不會生氣”之意。
朱升想,每一個在晚年著書立說流傳后人的人,都會與這句話共情吧。
他們正聊著,樓下出現一陣騷亂。
幾個老臣探頭,客串過記載起居錄史官的王袆驚訝道:“那個中途沖進隊伍的人,是不是大公主?”
沒探頭的老臣也立刻從窗口探頭。
朱元璋的大公主叫朱鏡靜,是孫貴妃的女兒。朱元璋和李善長透露過,等大公主再大一些,就招李善長的長子李琪為駙馬。
李琪是李善長長子,也是李善長近四十歲才得到的“老來子”,和朱鏡靜歲數只相差五六歲。
現在李善長讓李琪修身養性,等候尚主。
“大公主?我聽聞孫貴妃因為不想讓大公主出宮,特意派人關著她,她怎么出來的?”李善長對準兒媳非常關心,自然知道大公主的情況。
王袆從懷里摸出一個望遠鏡。
其他人都十分羨慕地看著他。這是王袆在云南立了軍功后朱元璋送的,他們都沒有。
“大公主一身戎裝,裙擺還有破損,或許是翻墻逃出來的。”王袆道,“李公啊,你這兒媳婦不簡單。”
李善長一瞬心梗,然后拍著胸口道:“沒事,沒事,我兒子脾氣好,一定沒問題。”
還好他兒子在眾多姐姐的教導下,脾氣很好!
王袆失笑:“她還帶著一個小包袱,當場從小包袱里取出校服外套披上……準備充分啊。放心放心,百姓不知道她是公主,她很低調。”
李善長:“……嗯。老夫先進宮,孫貴妃可能需要請御醫。”
李善長匆匆拱手離去,楊憲笑得前俯后仰。
老成持重的章溢嘆氣道:“你啊,這件事就是你鬧出來的,你不怕孫貴妃記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