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離朱標和朱元璋回京還差五日的時候,京中情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真的是翻天覆地,感覺這大明的天和地都快翻了。
楊憲坐在茶館里,對同僚侃侃而談:“標兒說,百姓的輿論很好引導。”
“比如女性貞操這事,剛經歷過亂世,就是官宦女子,為了逃命哪有不拋頭露面的?”
“如果這時候突然嚴格要求女子貞操,女子和女子的家人就會惶恐,會瘋了一樣否認自己之前的事,迫害被推出來的人。這就是他們現在想對常將軍,進而想對馬皇后所做的事。”
“但如果這時候有很多人站出來,起領頭作用,告訴她們和她們的家人,這世上大部分人都和她們一樣,她們無需懼怕,讓她們懼怕的才是敵人。那么她們就會選擇一個能讓她們過得更輕松的事支持。”
“當然,這其中最重要的是利益。”
楊憲慢悠悠喝了一口茶。
“在秀英夫人和常元帥、常將軍,以及所有推行井田制的人的努力下,國內大部分女子都已經分得了田地,特別是主公最先控制的地方,女子已經全部分田完畢。”
“標兒曾經講過一個故事。有人問農人,為了給皇上修皇宮,讓每戶豪商都獻出一千兩銀子,這事好不好。農人肯定會回答‘好’。但如果你問他,可不可以把他家里的牛獻出來,他就要揮著鋤頭砸你了。”
“因為他真的有一頭牛。”
楊憲想起朱標那些奇奇怪怪的小故事,嘴角不由上彎。
“大部分男人甚至女人,對一個女將軍是否受到公正對待并不在意。但如果把這個女將軍和他們家中女眷分得的田綁在一起,他們就很在意了。一家人得到的田,都是一家人一起種,糧食是一家人一起吃。他們家里真的有女眷分得的田啊。”
楊憲放下茶杯,看向茶樓下。
勛貴家的夫人穿上了自己的誥命衣冠,舉著抗議的旗幟,走在隊伍的最前方;
在勛貴家的夫人身后,是身穿女子科學院“校服”的女學生們;
女學生們身后,是普通官宦家的女眷;
之后看衣服,應該是地主士紳、豪商、普通百姓家的女眷……
楊憲腦海里冒出一個詞,“階級分明”。
這是主公和太子都不喜,但現階段只能維持的東西。
但分明的階級,現在走在同一個隊伍中,哪怕有前后之分,她們也成為了一個整體。這是不是就是天書中所說的,牢不可破的階級觀念正在逐步崩塌?
“楊憲,你真可怕。希望你能走在正途上。”李善長目光矍鑠。
楊憲笑道:“我這都是從標兒那里學的。只要標兒能當太子、當皇帝,我哪敢班門弄斧?”
李善長:“……”言下之意,若標兒不當太子、不當皇帝,你就要翻了天了嗎?
你對主公的忠誠呢!
不過李善長也知道,如果標兒不當太子、不當皇帝,恐怕主公也兇多吉少了。
這天底下還有比主公更護著標兒的人嗎?那可是在標兒一歲多的時候就讓其當“家主”的奇葩(褒義詞)。
“漢時便有太學生上書,現在換成女子上書,將來還會有誰?”匆匆趕回來的宋濂道,“我擔心他們也會來這一手,引起混亂。”
“不會,標兒早就想到這一點了,所以已經提前立法。”楊憲好奇,“宋先生,你沒看到過?”
宋濂愣了一下,然后不好意思道:“我不主修律令……大明立律令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