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賬本拿來!”
看完《大明律》后,他們就要報仇了。不把這群人趕緊按死,他們就會死!
既然“善意取得”不會獲罪,那他們完全可以把賬本中異常的賬目拿出來,呈給官府作為證據。
有些米店突然短時間內多了許多貨,原本他們以為是海外貿易或者家中存糧,現在看來,有問題!請大人明察!
葉琛看著當地富戶呈來的聯名信,笑著搖搖頭:“這就是利益。”
最后一環證據已經到手,他終于可以提刀殺人了。
胡大海看著老搭檔陰森森的笑容,打了個寒顫。他反復想,一定要好好敲打家人,必須熟讀《大明律》,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勛貴。
什么?《大明律》太厚?誰會因為書太厚而不讀書!找打!
反正自己不讀的胡大海下定了決心。
兩廣的騷動因蒸汽船的機動力,幾日后就傳回了南京。
報紙將其大書特書了一筆。兩廣貪官污吏眾叛親離!在家鄉人人喊打!甚至有人的墳都被憤怒的村民挖了!
畢竟,他們賣糧都是最先從當地賣,賣給自己家鄉的百姓們。如果要收繳賣出去的官糧,先家破人亡的是他們的鄉親,甚至是他們的宗親。
南京百姓看著報紙,唏噓不已。
葉錚休息夠后,提筆重操舊業,寫了一出精彩絕倫的“劉伯溫私訪記”,準備和“常伯仁屯田記”和“常葳屯田記”一樣,將來擴張成另一個系列。
為同僚刷名聲,葉大先生是認真的。
當戲上演的時候,出現了一個朱元璋和朝中諸公都沒想到的奇跡。
劉基得知那個貧寒學子的家庭慘劇之后,就自費請來名醫為其診斷,又給錢讓其族親照顧。那貧寒學子的健康狀況好了許多。
或許是厚積薄發,或許是這出戲就是一個契機。那貧寒學子看了臺上演的自己一家人的悲歡離合,伏地大哭一場,居然瘋病好了。
劉基專門趕去探望了那位學子。那位學子年紀不大,已經兩鬢發白。
他對著劉基深深作揖:“晚生會重考科舉,熟修律令,入大理寺為官!”
劉基哽咽:“好,好志氣,你一定可以!”
這位學子名為鄭修,一個在原本時空中籍籍無名,或許早就死得如塵埃一樣卑賤的人。
在這個時空的后世,鄭修留下的審案探案著作《大明洗冤錄》,與宋慈的法醫著作《洗冤錄》都為后世法律人士必讀書目。“鄭青天”與“包青天”“大宋提刑官”一樣,都成為后世影視經久不衰的古代探案靈感庫。
只是與包拯、宋慈不同的是,鄭青天的仕途太順利,每遇到他快搞不定的大案,都有一只太上皇帶著太后出現,大喊一聲“俺來瞅瞅”,平添了幾分喜劇色彩。
現在,大明還沒有什么太上皇,鄭青天鄭修也還是個剛從瘋病中醒來的窮苦秀才。
他的青云之路,還在腳下,在前方。
……
“你確定要監斬?”朱標皺眉,“監斬可不是什么好活,比打仗還容易做噩夢。”
終于結束了“養傷”,可以出現在人前的常葳表情堅定:“是。”
現在案件有了初步進展,當初被朱標“逼殺”的人的家人,終于要該上刑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