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清宮西暖閣。
燭火通明,氣氛卻帶著一絲壓抑的凝重。首輔袁可立、次輔李邦華、戶部尚書倪元璐、工部尚書徐光啟、皇家商會總督辦張國紀肅立御前。
“陛下,”袁可立眉頭緊鎖,聲音低沉,“江南官紳,對‘一條鞭法’及‘官紳一體納糧’之風聲,反應…極為激烈!應天巡撫密報,南京、蘇州、松江等地,已有士子串聯,欲聯名上疏!更有甚者…暗中鼓噪‘民怨’,恐…欲借陛下南巡之機,生事端!”
“哼!冥頑不靈!”李邦華冷哼一聲,“江南膏腴之地,賦稅十不存一!官紳優免,積弊百年!此等蠹蠹蟲,吸食國髓,還敢妄稱‘民怨’?!”
倪元璐憂心忡忡:“陛下,江南乃財賦重地,若生亂…恐動搖國本!是否…暫緩新政推行?”
“緩?”朱嘯眼中熔金般的火焰無聲跳躍,“緩到何時?待他們羽翼更豐?待建奴鐵蹄再叩邊關?待國庫再次空虛?”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江南輿圖前,手指重重敲在長江入海口:“江南之亂,根在利益!官紳優免,斷了他們的財路!一條鞭法,剝了他們的特權!他們…豈能甘心?”
“然…”朱嘯話鋒一轉,聲音帶著冰冷的算計,“朕…可以給他們…另一條財路!一條…足以讓他們閉嘴,甚至…爭相擁護的財路!”
眾人皆是一愣。
“開海禁!”朱嘯斬釘截鐵!
“開海禁?!”袁可立、李邦華等人皆是一驚!海禁乃祖制,爭議極大!
“不錯!”朱嘯目光如炬,“江南世家,多涉海貿!雖為走私,然利巨!與其讓他們偷偷摸摸,勾結倭寇、紅毛,不如…朕給他們開一道口子!”
“方卿!”朱嘯看向方正化。
“奴婢在!”
“密令南京戶部侍郎周道登(帝黨暗線)!三日后大朝,由其…上疏!痛陳海禁之弊!力主開海通商!以裕國課!以蘇民困!”
“奴婢遵旨!”
“陛下!”李邦華急道,“開海禁…風險太大!倭寇、紅毛、走私…恐難控制!且…朝中守舊派,必群起攻之!”
“攻?”朱嘯冷笑,“讓他們攻!攻得越兇越好!周道登…只是個引子!朕要的…是這潭水,徹底攪渾!”
他目光掃過眾人,帶著掌控全局的深意:“開海之后,朕設‘市舶提舉司’,總攬海貿!凡進出口貨物,皆課以重稅!所得之利…朕許江南參與海貿之世家大族…分潤三成!”
“三成?!”張國紀眼睛一亮!他深知海貿之利!若真能開禁,三成利潤…足以讓江南世家瘋狂!
“然!”朱嘯聲音陡然轉厲,“此三成…非白給!其一,必須配合朝廷,清剿走私、倭寇!其二,必須擁護新政!凡有阻撓‘一條鞭法’、‘官紳一體納糧’者…立奪其份額!抄沒家產!”
“此乃…朕給江南的…最后通牒!”朱嘯的聲音如同金鐵交鳴,“要錢?還是要命?讓他們…自己選!”
暖閣內一片寂靜。眾臣都被皇帝這環環相扣、剛柔并濟的雷霆手段所震撼!以水泥股份安撫勛貴!以海禁巨利分化江南士紳!再以新政鐵腕震懾宵小!這…簡直是帝王心術的巔峰之作!
“臣等…遵旨!”袁可立深吸一口氣,躬身領命。他明白,皇帝已布下天羅地網,江南…這場風暴,已避無可避!而帝國的航船,正以無可阻擋之勢,碾碎一切阻礙,駛向那深藍的、充滿無限可能的…寰宇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