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孫承宗淡然道:“此皆尋常操練之物,聊博使者一笑。來人,請‘鎮虜炮’。”
一門龐然巨物被緩緩推出,黝黑的炮口散發著令人心悸的寒意。隨著一聲令下,巨炮轟鳴,聲震四野,仿佛晴天霹靂!一枚沉重的實心炮彈呼嘯而出,精準命中五里外一座用以模擬軍壘的土丘!
轟隆!
巨響傳來,整座土丘在煙塵彌漫中應聲炸開、崩塌!毀滅性的威力讓見慣了廝殺場面的兀良合臺也駭然失色,冷汗瞬間濕透內衫,他終于深切體會到鄂爾多斯所面對的,是何等可怖的天罰之力。
孫承宗將他的反應盡收眼底,緩緩道:“陛下有旨:若漠南諸部誠心歸順,大明不僅愿重開互市,保草原鹽鐵茶帛無憂,更可贈予新式燧發銃三千桿,助林丹汗王爺安定漠北,靖平四方。”
兀良合臺從震撼中回過神來,急忙深深躬身,語氣已帶上前所未有的恭敬:“下官…下官定將督師美意與大明皇帝陛下天恩,一字不差稟報大汗!”
---
十一月初三,京師紫禁城,皇極殿。
在禮部尚書傅的引領下,兀良合臺小心翼翼步入巍峨殿堂,依漢禮跪拜于金磚之上,不敢抬頭仰視那御座上的身影。
“平身。”
一個年輕卻充滿威嚴的聲音從上方傳來。兀良合臺這才起身,偷偷抬眼望去。只見大明皇帝朱嘯端坐于九龍金椅之上,面容英挺,尤其令人心悸的是那雙深邃的眼眸,竟隱有熔金之色,掃視之下,仿佛能洞徹人心。
“林丹汗有何訴求?”皇帝的聲音平靜,卻帶著無形的壓力。
兀良合臺連忙再次躬身,奉上早已備好的禮單與林丹汗的親筆信,恭敬道:“啟稟陛下,敝部大汗深感陛下天威,愿率漠南蒙古三十六部,永世稱臣,歲歲朝貢,謹守藩籬,再無二心。”
朱嘯展開信奉覽,嘴角微揚,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他合上信箋,目光再次落在兀良合臺身上:“爾部若能真心歸附,自是我大明北疆之幸。朕準奏。傅安。”
“臣在。”
“帶使者往天工院一觀,令其知我大明物華天寶。”
“遵旨。”
天工院內,兀良合臺仿佛步入另一個世界。各式聞所未聞的精巧器械讓他眼花繚亂,驚嘆不已。尤其是那臺轟鳴作響、噴吐著白色蒸汽的機車模型,更讓他瞠目結舌,難以置信:“此…此鐵獸竟不食草料,能自主奔騰?日行千里,豈非神話?”
引領的官員傲然一笑:“此乃陛下指導所制‘蒸汽機車’,借水火之力,軌路而行,假以時日,貫通南北,萬里之遙亦可旦夕而至。回程可乘青龍號離京”
當晚,宮中設御宴款待。酒過三巡,殿外夜空突然傳來尖銳呼嘯之聲!
兀良合臺驚疑望去,只見無數道火光拖著耀尾直沖云霄,隨即在夜空中轟然炸開!絢麗的火焰竟精準地勾勒出一幅巨大無比、熠熠生輝的大明龍旗圖案,龍翔九天,光芒璀璨,將整個紫禁城照耀得如同白晝!
轟鳴聲與璀璨光芒久久方息。
朱嘯舉杯輕笑,熔金瞳在燈火映照下流轉著莫測的光芒:“此‘鳴鏑火箭’,不過雕蟲小技。若漠南真心歸順,朕不僅可重開互市,保障漠南鹽鐵茶帛供給,亦可派遣匠師,傳授耕種、冶煉之術,助爾部興盛的黎庶。然,”皇帝話鋒微轉,語氣平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朝廷每年需漠南提供牛十萬頭、良馬兩萬匹、羊二十萬頭,以為藩邦貢禮。此外,爾部需謹守臣節,替大明永鎮北疆,守護邊境安寧,共御外侮。可能做到?”
兀良合臺望著窗外夜空似乎仍未散去的龍形光華,回想起白日所見所聞,心神激蕩,再無半分猶豫,離席跪地,叩首朗聲道:“外臣代大汗,謝陛下天恩!陛下條件,漠南三十六部,定當竭盡所能,永世遵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