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淄城中,小白已經即位為君,史稱齊桓公。登基大典后,桓公召見鮑叔牙。
“鮑叔,如今國內初定,應當如何治理?”
鮑叔牙躬身回答:“君上,齊國需要一位大才來輔佐?!?/p>
“卿不就是最佳人選嗎?我封你為相?!?/p>
出乎意料,鮑叔牙搖頭拒絕:“臣只能守成,無法開拓。君上若要成就霸業,需要一位遠超于我的大才?!?/p>
“天下還有比卿更厲害的人?”“有一人,勝過臣十倍。就是曾試圖刺殺您的管仲。”
桓公猛地站起:“你說什么?管仲?那個差點要了我性命的人?”
“正是!管仲之才,經天緯地。若您能不計前嫌,任用他為相,齊國必能稱霸中原。”
桓公臉色陰晴不定:“你可知,我每晚夢中,還能感受到那支箭射中胸口的刺痛?”
“臣知道。但君主之志,當在天下,而非私怨。”
桓公沉默良久:“好吧,就依你所言。但要如何將管仲引來齊國?”
鮑叔牙微微一笑:“此事易爾。只需給魯侯送一封信。。?!?/p>
魯國宮廷中,魯侯接見齊國使者。
“我國君主要求很簡單:公子糾是我國君兄長,請魯國代為處置。至于管仲,我國君要親自報仇雪恨!”
魯侯猶豫地看向大夫施伯:“愛卿覺得如何?”
施伯沉吟:“管仲乃天下奇才。若齊國不用,必會強大;若用之,則必成魯國大患。不如殺之,將尸體交給齊國?!?/p>
使者心中一驚,表面卻不動聲色:“我國君特意囑咐,要活捉管仲,親自處置。”
魯侯擺手道:“何必如此小氣?齊侯要報仇,理所應當。我們就將活管仲交給他們便是?!?/p>
施伯還想勸阻,但魯侯已經做出決定。
管仲被押上囚車,送往齊國。一路上,他心中忐忑——不相信小白會放過曾試圖殺害自己的人。
然而當囚車進入齊國邊境,情況突變。
邊境守將打開囚車,恭敬行禮:“管大夫受苦了。鮑大人已等候多時?!?/p>
管仲疑惑地跟著守將來見鮑叔牙。
“夷吾兄,別來無恙!”鮑叔牙親切地拉著管仲的手,“我已向君上力薦兄臺大才,君上不計前嫌,愿拜兄為相!”
管仲難以置信:“叔牙兄莫要說笑!我曾箭射君上,他怎會容我?”
鮑叔牙大笑:“君上志在天下,豈會拘泥于個人恩怨?來吧,君上正在臨淄等候!”
更令管仲驚訝的是,當他們抵達臨淄郊外,遠遠看到旌旗招展——齊桓公竟然親自出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桓公走上前,親手為管仲解開束縛:“先生受苦了。那一箭之仇,你我從此兩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