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玉樹臨風,又十分沉穩干練的兒子,王大宇心中也在起伏不定,難以最終決斷。
畢竟,這一次的選擇可不比以前,一旦做出決斷,賭的可是整個家族的身家性命,并非是銀錢財富上的虧輸。
干系家族未來之事,王大宇也不敢草率決定,所以張家口密議結束后,他沒有絲毫耽擱,而是托詞回山西布置聯絡總兵王樸,借此急急地匆忙趕回。
王沐晨在張誠大婚的時候,曾與大同乾德記的秦子辰隨著總兵王樸,一同前往宣鎮北路參加喜宴,還獻上了五千兩的賀儀。
他的這番舉動當然不是自己擅作主張,而是得到了家族的認可,并且還是由大同總兵王樸親自引薦,也正是因此瑞昌泰也獲得了在北路開設商號的權利。
只不過,礙于張家口八大家的面子,他們王家并沒有直接出面,而是與大同秦家互相合作,以乾德記的名號在北路開拓市場。
商人向來都是利益優先,雖也有許多心懷家國天下的商人,但在明末這個亂世中,連好好活下去都已變得十分奢侈,還談什么家國情懷。
王大宇之所以要如此做,也只是給自己預留下一個后路,畢竟王家的根基在宣大三鎮,對于每一位新晉升的參將,他都會收集情報,并設法建立關系,以備不時之需。
現在,才自張家口返回的他,就迫不及待地喚來兒子王沐晨,商議起下一步究竟該如何行動。
只聽王沐晨繼續說道:“父親未親往北路,也未與永寧伯有過多交集,不曉永寧伯之能,情有可原,然父親不識永寧伯之威,卻說不過去!”
王大宇對于兒子的語氣并未見怪,畢竟是他一手培養起來的接班人,他也不想王沐晨是一個唯唯諾諾之人,反倒是很希望他能有自己的判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父親,永寧伯還只是一個游擊將軍,便追隨盧總督在巨鹿與奴激戰,此后更在畿北陣斬建奴揚武大將軍岳托,他因此功嶄露頭角。
而在升任參將后,先是領兵援豫,殺得闖賊大敗虧輸,后率軍入遼援錦,再次陣斬建奴豫親王多鐸,那可是建奴睿親王多爾袞的親弟弟,接著又擊退建奴,解了錦圍。
現如今,他已是堂堂大明永寧伯,宣府鎮總兵官,鎮朔大將軍,麾下更有數萬忠勇將士,豈是區區一群商人士紳可以扳倒的人物?”
王沐晨見自己父親似在思考,他知已經初步說服父親,便繼續道:“父親未曾去過北路,不曉得那里的實情,只憑他們幾人口中傳言,如何信得?
北路究竟如何,沐晨可是親歷,永寧伯雖征收商稅,卻并非不給咱商家活路,北路地方的相與們更是覺得,征收商稅還是一件大好事呢?!?/p>
“哦?”
聽到這里,王大宇也頗為動容,甚至有些感到驚奇,他無論如何也想不通,這征收商稅是往外掏錢,怎么還能變成一件好事?
此前,他雖派兒子隨王樸往北路給張誠新婚賀喜,原也是想結一個善緣而已,并未十分重視,即使后來張誠有了崛起之勢,他也只是吩咐王沐晨不可斷了這根線,自己卻并未有過多投入。
只見他滿臉疑問地說道:“來,給為父講講,這征收商稅為何會是咱商家的好事?”
“父親久在商場,當知我等經商的不易,不惟路途兇險,各處關卡更是盤剝嚴重,雖無商稅之付出,然用于打點的花費,可也占了盈利的大頭。
而在永寧伯治下,雖開征商稅,然除此之外,卻再無須打點各路衙差,各處關卡也不見盤剝,只要不攜帶違禁商貨,一律直接放行。”
在王大宇驚異的眼神中,王沐晨繼續道:“且北路商家只要按經營商貨種類與數量,完成報稅繳稅后,永寧伯麾下將士還給提供護送,就算前往外地,也只需再額外繳納極少費用即可。
父親也知,永寧伯麾下猛士,個個英勇,莫說是各股小匪山賊,就是宣鎮各處守兵,見了永寧伯的軍旗,都是好言相待,再不敢行盤剝之事?!?/p>
“還有這等好事?”
“豈止如此。”
王沐晨看著自己的老父親,又對他說道:“父親不知實情,只聽信外間傳言。實則永寧伯治下,并非所有商貨都是收稅,那許多利低、又是百姓所需的商貨,只要不達到一定數量,是完全免除商稅的?!?/p>
他接著又補充道:“永寧伯此舉,才顯其愛民敬商之心?。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