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行前,成正山還對著榆園內營門前那幫子廝養饑民大吼:“爾等甭干瞅著,不殺退官兵,一個都甭想活命!”
他這話既是對著堵在門外的饑民們喊的,也同時是對著內營寨墻上的廝養和饑民們喊的……
成正山喊完話后,也不管效果如何,揚鞭催馬便追趕曹時熙去了。
他的這個布置雖然看上去并無大礙,可如此緊急時刻,分兵便是大忌。
成正山將麾下馬隊分作三股,這并無不可之處,只是他應該集中兩股精銳,圍堵曹時熙的那一部官軍騎兵,只要將之擊潰,剩下的官軍便不難逐出大營之外了。
可惜……真是可惜了啊,最后的翻盤機會——就這樣被成正山給白白浪費掉了!
隨著外面的一千多步兵沖進大營,成正山也變成了劣勢的一方。
眼看著大勢已去,成正山心中長嘆了一聲,懷揣著萬分無奈,率領剩下的六百多馬隊騎士,沖出榆園大營,徑往南面逃遁而去。
…………
不到午時,西線這邊的戰事便已近尾聲。
陳永福率領的官軍各部皆有傷亡,其中虎子臣和曹時熙所部傷亡最重,張德昌所部傷亡最少。
張德昌在殺敗杜克伍所部賊兵后,只留下少數步卒打掃戰場,便即親率麾下兵馬北上援助陳永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可由于陳永福和田見秀兩邊都是騎兵,他們往來沖突交戰,時而向東,時而往西,戰場位置一直都在變化。
直到陳永福將田見秀圍困在土丘上的時候,張德昌才帶著人馬姍姍來遲,正趕上侯大慶、焦成、李建全他們回援,便直接投入了戰斗。
正是張德昌率領的保督標營及時趕到,才硬生生頂住了賊兵的反撲,等到陳永福麾下騎兵大隊來援,雙方合力將之殺退。
不過,因侯大慶、焦成他們的這一通攪合,讓田見秀尋得機會,竟率領數十騎賊兵馬隊沖下土丘,借機逃出了官軍的包圍。
可田見秀雖然逃得性命,卻也是身負重傷,混戰中被官兵大錘正砸在后背上,嘴角不斷有鮮血涌出,似乎內臟受到了不小的損傷。
而且,他的身上還插著十余支箭桿,其中胸口、左腹較嚴重,鮮血染紅了他的大片衣襟,就連胯下的戰馬都不知換了幾匹,早已不是他自己的坐騎了。
田見秀先是繞了一圈同侯大慶他們會合,接著又向東沖了一陣,才轉而向北往榆園大營那邊撤退。
半途,遇上了從榆園逃回來的成正山所部潰兵,知道榆園大營被偷,便又折返向南,準備去尋黨守素所部賊兵。
他們雖然躲過了陳永福和張德昌的官兵,卻同正往北奔來的虎子臣部,雙方當即戰在了一起,互有傷亡。
因田見秀怕官兵來援,再次陷入重圍之中,他不敢戀戰,尋了機會便率部脫離了戰場,徑直往北急奔而去……
…………
這還只是西線的戰事,就在這一天——新城大戰也正式打響了。
整個戰場東西綿延數十里之遙,南北也有數十里的距離,處處烽煙,處處廝殺,無論官軍、還是賊兵,都是死傷慘重,不知又有多少人在這一場世紀大戰中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