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正山雖然率領馬隊急急轉頭,迅速向著榆園寨門奔回,可還是晚了一步……
守在門口處的那些廝養饑民,如何抵得住騎兵馬隊的正面沖鋒?
曹時熙的騎兵還沒沖到寨門前,他們就已經逃得一干二凈,甚至連關閉寨門都沒有想起來——這簡直就是——開門迎官兵??!
如此良機,曹時熙自然是爭分奪秒地拼命疾馳,又怎會輕易放過呢?
他率領著麾下不到五百精騎,策馬揚鞭,直接沖進了賊軍榆園大營內,成正山雖率領著馬隊回援,可終究還是差了一步。
但是,他卻不愿就此放棄,領著麾下馬隊尾隨曹時熙的騎兵,前后腳沖進了榆園營寨內……
在他們的后面是黑壓壓的官軍步卒,少部分是寨門左側都司彭成坤率領的殘兵,大部分則是追隨曹時熙趕來支援的那五百步兵,他們跟在騎兵后面一路小跑而來,如今才剛剛露出隊伍前頭幾排步兵的身影,也是直奔大開的寨門沖了上來。
…………
榆園大營的核心是原來的榆園寨,可寨內空間有限無法駐扎大軍,田見秀便又在外面又修了一座木寨,由此形成了兩道防御體系。
其外層木寨駐扎的全都是廝養饑民和少量精騎、步卒,內寨則是田見秀的親軍馬隊和大軍糧草所在,也是榆園大營的核心所在。
當然,現在由于步卒都已被抽調別處,榆園除了廝養饑民就是那三千馬隊,即使是廝養饑民也比此前少了許多,只剩下了五千多人。
而現在隨著曹時熙率騎兵沖入營內,那些餓得前心貼肚皮的廝養和饑民們全都無心抵抗,一股腦地逃進了早已空無一人的榆園寨內……
有大約一千多人因為動作慢了,竟然被先逃進內營的饑民們堵在了門外!
望著緊閉的榆園寨門,他們已經無力罵娘,許多饑民直接就跪坐在門前的空地上,哭爹喊娘,任憑遠處的官軍策馬沖來,連繼續逃命的力氣都沒有了。
馬蹄踏地之聲,此伏彼起,好似千軍萬馬般連綿不絕,陣陣喊殺聲也在不斷敲擊著饑民們顫抖著的心臟,讓他們一個個噤若寒蟬,不敢稍動。
曹時熙遠遠看到這邊的情形,心知一時難以攻破寨門,便策在戰馬上大聲喝令:“兩翼分散,迎敵……先解決馬隊,再攻內營。”
雖然單看騎兵馬隊的數量,曹時熙所部比之成正山少了二百多騎兵,可他心里知道后面還有近千的步卒,正在向著這邊趕來。
只要自己這里能夠堅持一段時間,等步兵們沖上來,兩面夾擊,必能大敗對面的七百多賊軍馬隊,那時剩下的廝養饑民便不足為懼。
就連榆園內營到時也會不攻自破!
而成正山率馬隊沖回來時,卻見那伙官軍騎兵并不與之交戰,只是向兩翼逃竄而去,始終與之保持三四十步的距離。
心中焦急的成正山本想借機沖進榆園內營,固守待援。
可誰能想到那一千來的廝養饑民,此刻竟然敢無視他的命令,無論他指揮屬下馬隊如何喝罵,皆無動于衷,完全沒有一丁點的反應。
近在咫尺的入營之路,就這般被廝養饑民阻攔著變成了無法逾越的天塹!
這種情況若是放在往常,成正山肯定是啥也不干了,立即下令將擋在前頭的所有廝養饑民斬殺殆盡,一個活口都不會留下來。
可眼下這種形勢,他哪有時間來做這些事情呢?
成正山立刻將麾下馬隊分為三部,其一由他親率三百騎專門追沖進營內的官軍主將——曹時熙部;其二同樣是三百騎追擊另外一部官軍騎兵;其三則是一百多騎的馬隊,他們反身向著外營大門方向沖去,意圖阻攔剛剛跟隨沖來的官軍步兵。
在臨行前,成正山還對著榆園內營門前那幫子廝養饑民大吼:“爾等甭干瞅著,不殺退官兵,一個都甭想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