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寧伯心中,隊列與內務管理這兩樣看似無用的內容,其實跟步戰騎戰、操銃放炮、結陣變陣一般重要。
因為隊列和內務管理是一支軍隊的紀律性好壞的具體表現,而一支軍隊的紀律好壞,直接決定了這支軍隊的戰斗力強弱!
這其實也是一種訓練戰士對軍令服從度的方法之一,而且還能同時增強戰士們的集體榮譽感,更可借機增強各隊的內部團結,還真是有百利而無一害呀。
…………
“敵,二百步。”觀測手準確報告著饑民的距離。
“各營沉住氣,銃兵再次檢查火銃。”
“駁手開始檢查炮車輜車。”
“炮手檢查火炮……”
林芳平作為中軍的前線作戰總指揮官,大聲喊出一道道軍令。
中軍各營的戰士們也依令而動,盾兵穩穩地立著大盾在前,銃兵們有序地檢查著各自手中的火銃,車兵駁手們也檢查著各自負責的戰車、輜車。
而最為忙碌的還是裝填手,只見各炮的炮手一把扯下炮衣,裝填手則開始緊張而有序地裝填著炮子和藥包。
雖然大家都在做著各自的事兒,可整個戰陣里除了令兵的呼喊傳令聲音,再無一絲人聲傳來,只有盔甲抖動、兵器碰撞,以及裝填炮子的聲響。
位于中軍陣最后面的騎兵,此刻最為悠閑,他們或坐或站著,也有些人更肆無忌憚地躺在地上,各人的戰馬則緊隨在他們身邊。
這些戰馬都經過了多次戰火的洗禮,此時也都感受到了周邊的緊張氣氛,能夠很明顯地看出它們也有些躁動,不是沖天打著響鼻,就是用前蹄輕刨著地面。
林芳平也知今日這一戰的重要,他策在自己的戰馬上,從西面奔向了東邊,又從東邊奔向了西面,不停地檢查著各營的準備情況。
其實兩百步的距離,已經進入勇毅軍火炮、火箭的射擊范圍了。
但永寧伯有嚴令,火炮火箭這些大殺器,還有手雷等投擲火器,在沒有得到他的帥令前,決不許輕易使用。
這些大殺器是留在最后一擊時用的!
“敵,距離一百五十步。”觀測手再次報告了饑民的位置。
林芳平猛然抽出腰間的鋼刀,高舉過頂,大聲喝令:“立盾,銃兵準備!”
立刻就有傳令兵高聲重復著軍令。
于此同時一聲聲“備戰!”的高呼,也在中軍陣內傳了出來。
“全軍備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