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毅軍各營銃手的眼神中,滿是堅毅之色,面對迎面緩緩沖來的饑民,他們的眼中竟毫無一絲憐憫之情。
那種看上去既不冰冷森寒,又不溫暖和善的神情,簡直就是面無表情。
面無表情——才是最嚇人的神情!
他們通過日常操演和戰場搏殺之后,已宛如一臺十分精妙機巧的機器,只要一進入戰場之上,立刻就會變得只知軍令,至于其他的什么人命啊、死傷啊、該不該殺啊……
統統不在他們的考慮范圍之內,即使是真要他們去屠殺那些完全無辜的平頭百姓,那也會意志堅決地執行到底,絕無一星半點的遲疑與不忍。
不過,若是永寧伯真的下達了這樣的軍令,那么一旦下了戰場,恐怕他們的心里仍然會產生一絲絲懊悔與不忍,甚至是產生懷疑,進而降低自己對永寧伯的信任與崇拜。
當然了,永寧伯是絕對不會向他們下達這樣的軍令——殺良冒功這種事,在勇毅軍中那可是第一大忌??!
…………
此刻,勇毅軍的銃兵們以小隊為單位,各自列陣于盾墻之后。
他們皆以單膝跪地蹲立著,且手中早已經裝填完畢的火銃也還未舉起,直直豎立在自己身體的右側,從遠處看過來那一桿桿黑洞洞的銃口,整整齊齊地擺成了一排排。
無論是橫看、還是豎看,又或者是斜著看過來,都是整整齊齊的一條直線,這便是隊列之功,是勇毅軍流血流汗辛苦操練出來的功力。
記得在永寧伯初次提出如此嚴苛的隊列操練要求時,許多人都認為這是無用之功,戰士們只要懂得自己的站位,在作戰時知道如何變陣,敵人殺上來的時候知道如何與之對戰,就算可以了。
做這些看上去沒啥大用處的花架子,又有何用?
真有這些閑工夫,倒不如多操練操練戰士們的對戰技藝,如此在戰場上也能多殺幾個敵人!
但不管他們如何不理解,永寧伯還是十分堅定地堅持住了,甚至還發明了“流動小紅旗”的制度。
以每月為期,開展一次隊列操演比賽,每一營各選出三個標兵隊,發“流動小紅旗”一面,開小灶一次有肉有酒,再放假一天,隊中每名戰士賞銀五錢。
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都盯著酒肉和賞銀,以及那一天多出來的假期。
可隨著“流動小紅旗”制度逐漸被大家所認可,每一營中的各隊隊官就互相就飆上了勁,前次勝出者要守旗,失敗者聲言要奪旗,如此往復根本沒有休止。
而隨著各隊戰士的隊列操練越來越標準,永寧伯又陸續將內務加了進來,現在甚至連軍規軍紀執行,也列入到了比賽內容之中。
在永寧伯看來,如果他們將來都能達標的時候,還可以開展各類全營大比武、全軍大練兵等活動,反正這面“流動小紅旗”已經被大家所認可,今后就會有無限可能!
一個營里就有七十二個小隊,這里面只有三個小隊可以獲得“流動小紅旗”,可見其競爭有多么激烈和殘酷!
有的時候一個局、一個司,甚至是一個部中,都沒有一面“流動小紅旗”。
可以想象,那個局的百總、司的把總、部的千總,在獲得了“流動小紅旗”的同仁面前,該如何自處?又該如何面對他們嘴里的玩笑話呢?
這些整日里舞刀弄槍,擺弄銃炮,研究戰陣的武將,可是比那些讀書的文官更加在意自己的面子,任誰也不想在這樣的比賽中輸掉。
他們在意的是面子,可永寧伯心里卻是十分的清楚——隊列不是樣子貨!
在永寧伯心中,隊列與內務管理這兩樣看似無用的內容,其實跟步戰騎戰、操銃放炮、結陣變陣一般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