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的臉上泛起一絲笑意,顯然是聽懂了張誠的話中之意。
“如今中原局勢,還需周王率先垂范,若是連您的王田都重新清丈,更劃出一些來改成軍屯,那別處的豪紳世宦,就再無話可講了。”
張誠看周王似乎仍在遲疑,便再說道:“開封之所以能抗住闖逆兩番圍攻,城中各位官將功不可沒,然王爺出錢出糧出力,當為首功,皇上也對王爺贊譽有加。
而今如若能率先做出減租減息,一力穩定中原局勢,待到流寇之患平息,論功行賞,還會少了王爺那一份么?”
“好。永寧伯說的很好?!?/p>
既然王田一事已經說開,周王也就不再糾纏于這個話題,但卻提起另一個讓人頭疼的話題來。
“永寧伯可知朝廷已派人來開封?”
“王爺,我已有所耳聞,今日見到的都御史李邦華,便是受皇命為此事而來的。”
“你知道就好。此人迂腐得很,就是本王也不好為你說項啊?!?/p>
“王爺如此回護之情,張誠沒齒難忘?!?/p>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這位李先生雖然迂腐,不近人情,然其為人卻十分正直,雖不好收買,但卻可以實情相告,想必李先生也定能看到此中之利害?!?/p>
永寧伯忙起身抱拳,道:“張誠,謝王爺提點?!?/p>
“永寧伯,本王亦會向皇上奏明中原情勢,懇請皇上體諒中原百姓苦難,恩準免征我中州百姓三年錢糧賦稅?!?/p>
“王爺高義,開封有王爺您在,真是中州百姓之福?!?/p>
“永寧伯,你也不要拿這些好聽的話來哄我啦?!敝芡跻荒槆烂C地盯著張誠,問他:“你現在就告訴我,多久可以剿滅闖逆?”
“王爺,我不敢欺瞞您。剿滅闖逆之期,實不可預也?!?/p>
“遙遙無期么?”
“多則三載,少則一年?!?/p>
張誠笑著說道:“闖逆在流寇中,當屬最是頑強,其往往能在逆境中翻盤,十一年時潼關原,只十八騎逃脫,仍能堅持,足見其難剿。
而今其雖在朱仙鎮遇挫,已退縮回伏牛山一帶,但正因為這樣才更難剿除,此時進剿須分兵駐守潼關、陜州,以及商南的花園頭、瓦屋等處,防其竄回陜西;還要守住均縣、鄧州、新野、唐縣,防闖逆南竄入湖廣;亦要防其北上,再次攻打洛陽;更要守住襄城、許州一線,不可使之再來開封城下。
我師本就兵力無多,攏共才五六萬人馬,如處處分兵,則無力制敵;而陜督孫傳庭那里新編陜軍尚未完成,左平賊雖守在襄陽一線,卻又不足以使人放心?!?/p>
“等。晚些剿滅闖逆也好,決不可使其再圍開封啦!”
“請王爺放心,有張誠在,開封絕無憂慮。”
“好,如此甚好。”
周王朱恭枵又喚來一旁伺候的承奉官曹坤,吩咐他:“曹坤,清丈王田一事,由你負責,全按永寧伯說的辦理即可?!?/p>
“是,王爺。”曹坤心中雖有疑惑,卻也不敢發文,只得接了周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