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趴著的大臣們沒有一個敢拿起竹筒,心知仙師親自出手,一切自然都坐實了,不免讓所有人都想起了一月前那場血濺永安城的恐怖場面,有多少皇親國戚和達官顯貴都死在了羅方山的劍下。
難道還要重溫一次?
同樣是一個死字,政治生命死也就死了,固本的老命還是要保的。
大殿上安靜的只能聽見粗重的呼吸聲,很多人想打個嗝或放個屁都要拼命忍住。
李輝兄弟二人完了。
李戴士嘆了口氣,接著說,“在此番西征中,南府軍統領李默魚孤身入涼州城,與該城軍民上下一心,固守待援足足五日,幾乎拖垮了胡人多納爾部,力保涼州城始終在我大周治下,甚得朕意,當獎。”
至此,李戴士的真正意圖表露無疑,下面的臣子們沒有傻子,一個個幡然醒悟,表情各異,有憤怒、有絕望、有不解,還有極少數無所謂,但沒有一個表達支持的。
開什么玩笑,公主雖然聰慧,萬金之軀,可這大周國數百年來何時有過女主的?
面若死灰的是李希,李戴士講了半天,未提及他一個字,本以為作死的兩個兄長倒下之后,怎么輪都要輪到他,可沒想到李默魚居然入了這該死的修士的法眼。
再無指望,李希便惡從膽邊生,他并不敢直視父親和羅方山,但咬牙切齒之下,十指已經把雙掌給摳爛了。
在羅方山的全程監督下,李戴士不得已加了個班,連續下詔,將李延當場拿下押往宗廟,派禁軍統領帶兵離京在路上劫拿李輝。
調李宏進京,接替王川任兵部左侍郎,王川升任空缺已久的兵部尚書,原雙峰要塞鎮守使潘久年升任雅兒臺將軍,涼州守衛戰一戰成名的董飛予接任潘久年之職。
其余上谷、伏龍、高臺、云山四大邊鎮的鎮守使全部替換為南府軍年輕將領。
原西征大軍殘部、西府軍和南府軍余部合并為府鎮軍,統領一職由原來的正三品升格為從一品,由李默魚擔任,領輔國將軍銜。
經此一戰,西北各郡的主要文官職位都要補充、撤換,由戶部在一日之內擬出名單,除呈報李戴士批準外,還要抄送一份給李默魚。
由此可見,李默魚在大周朝堂的地位一下子躍升到了什么程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在大殿之上、眾目睽睽之下,李戴士居然輕開金口,“盧孟陵老大人年事已高,可以告老還鄉了。”
之前被嚇昏過去的盧孟陵剛剛醒來沒多久,聞聽此言當場又噴出去一口老血,他若是有些文人風骨,豁出命來痛罵李戴士,說不定還能青史留名,可惜他不敢,他怕羅方山當晚就殺了他的十族。
盧孟陵一倒,預示著原太子李輝一黨土崩瓦解,不可能再有翻身機會。
三皇子李延本就為人差勁,黨羽沒幾根,一旦被貶為庶人,就如沉入沉潭中的砂子再無聲息。
唯有老五李希,李戴士一整天都沒提及過他,也沒有借此機會出手修理他身邊的黨羽,在如此風雨飄搖的正德大殿內,李希反而全身而退。
這給很多臣子造成一種錯覺,圣上難不成與仙師有了極深的矛盾?迫于壓力,才不得不一再行那破格之事,只是虛以委蛇,但故意冷落李希,實則是在保護他?
很多憤憤不平的老臣中著實有幾個不怕死的硬骨頭,正在暗中醞釀一場風暴,不介意用鮮血染紅這大殿,未料想,似乎又看到了希望,于是這場風暴又在無形中煙消云散。
此次朝會從早上開到了晚上,一直到亥時方散。
羅方山居然陪到了亥時,必須快刀斬亂麻,逼著李戴士給李默魚上位掃清一切障礙,今日方是小成,明天還有更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