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三坪知道那里有‘義肢’。
蘇省那幾個城市的放映單位,很支持國產電影,愿意給排片、也愿意爽快的分錢,而他們干這些事情的動機,很操蛋,總結起來一句話,干死省級放映單位!
如果把這條‘腿’接上……
嘶~
這事有搞頭啊。
韓三坪忽然笑罵了一句:“好你小子……這餅畫得是又大又圓,合著繞了半天,是想把我架上去當這個‘帶頭大哥’?”
王盛立刻笑嘻嘻地恭維道:“廠長,這哪是架?這是眾望所歸!除了您,誰還有這個魄力和威望能把這么多山頭攏到一塊兒?
您要是真把這攤事辦成了,那以后可就不只是北影廠的廠長,說是咱中國電影行業改革路上的‘帶頭大哥’,一點也不為過!”
“少給我戴高帽!”
韓三坪笑罵了一句,但眼底的笑意卻藏不住。
王盛的話確實說到了他心坎里,包括商業片布局這些。
作為一個有抱負的改革派,他何嘗不想干一番大事業?
眼下這看似被動的局面,或許真是一個主動破局的歷史性機遇。
他沉吟片刻,神色恢復嚴肅:“想法很大膽,但具體操作起來,難題不少。先說眼前最實際的,這么多廠子,這么多人,你能接得下?管得住?”
“廠長,人,我們只要技術人員就行,燈光、攝影、錄音、化妝、道具、剪輯,這些老師傅、熟練工,來多少我們要多少。管理崗、行政崗,一個不要,咱們不養閑人,也絕不摻和各家內部的人事安排。”
王盛回答得斬釘截鐵:“來了,就得按咱們的規矩辦事。
項目管理、財務調度,必須由咱們主導,派咱們信得過的人去盯著。
說白了,就是他們出人和設備,咱們出品牌、出項目、出管理,帶著他們賺錢。”
韓三坪重重一拍桌子:“好,要的就是你這句話。就得有這個決心,那就這么干,這個‘帶頭大哥’,我當了!我這就讓廠辦通知這些兄弟單位,愿意來的,咱們敞開大門談!”
“……”
……
幾天過去。
于咚和陳良早已帶著精干的業務團隊南下浙省,去開拓“私人訂制”的廣闊市場。
盛影傳媒那間二十多平的辦公室已經不堪重負。
在韓三坪的指示下,隔壁又騰空了兩間辦公室,辦公室門口的墻上釘著“業務一部”、“業務二部”、“調度中心”的簡陋牌子,直線電話又加裝了十部。
與此同時。
操著各地口音的‘窮親戚們’蜂擁而至。
這年月,除了和北影廠同屬‘八大’的幾家電影制片廠外,許多地方電影制片廠,瀕臨破產。
例如閩省電影制片廠、鄂省電影制片廠、豫省電影制片廠等等。
這些地方電影廠的規模,遠遠不如職工動輒數千人的‘八大’,每個電影廠的職工只有幾十到幾百不等,手里的家伙什自然也沒有北影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