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打仗的將軍,都明白一個道理:8000人到10000人,才是戰爭中最好發揮的建制單元!
它就像是一把尖刀一樣,靈活自如,鋒利無比,可以直接插進敵軍的心臟里!
有點時候,不同的建制單元,發揮著不同的作用!
十萬人一起壓上,那種感覺更像是重錘,猛砸對方,直接把對方給砸扁!
看似威猛,實際上也有短板!
那就是這十萬人作為主帥而言,你要能夠統籌的駕馭靈活,讓他們該干啥干啥?
不然,就是一盤散沙的沖上去,跟打群架差不多!
打仗,最要緊的是配合,是多兵種協作,讓戰斗力實現最優解。
如果只是憑借人海戰術的往前沖,很容易被敵軍給分割成不同的單元,然后一一的擊破,從而限制全局!
很多人會說,那之前操練好不就行了,10萬人,殺進去后,該干啥干啥,準確的執行命令就好!
然而,戰場這個東西,一向是隨機應變的!
你一開始設定好的東西,到了戰場上,不見得就實用,甚至有可能會產生顛覆性的副作用!
就像北宋的軍隊!
在人們的印象中,北宋的軍隊一直被視為弱雞。
曾經的強漢盛唐的大軍,到了宋這個朝代,簡直跟個娘們兒一樣,誰也打不過
其實,這是一種誤解!
并不是說,宋朝人的戰斗力就弱,宋朝的武德虧欠!
實在是由于制度造成的缺憾!
宋朝的將領到了陣前以后,是沒有臨時指揮權的,一切都要聽監軍的號令!
而監軍的號令,都是根據皇帝一開始就在大本營制定好的作戰方略。
在制定作戰方略的時候,皇帝跟一群軍事家們,肯定把各種情況都給考慮進去了后,然后制定出了諸多版本交給前方的將領,讓他們按照制定好的“章程”打!
之所以要這樣,就是怕將軍心生異心,突然造反!
畢竟,宋朝的皇帝就是靠武將黃袍加身,欺負孤兒寡母得的天下,所以他們特別害怕歷史會重演!
而且,這樣“計劃經濟”的操作,是一些最有智慧的人,一開始就制定好的“作業指導書”,你們根據它干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