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聽取“waahg”聲一片
航行的第五日,飛艇越過昆侖,宣沖拉響了所有飛艇上的告警鈴聲。
如果在外部上帝視角下,宣沖的力矩網絡中,一個“六邊形網格組成的面”降落到飛艇水平面上,隨后力矩擺動。飛艇電鈴在非通電情況下,開始如同“玻璃杯共振”一樣齊響。
宣沖提示所有軍事單位,還有半個小時。在飛艇艙內,所有軍士們都爬起來,開始穿戴用品。每個人用清涼油滴太陽穴,并且灌入一口薄荷糖漿。
值得一提的是,劉怡給宣沖這邊安排時,設置了四個作戰項目。
第一個階段是空降,然后運輸地面磁暴裝備,超遠程探尋裝備,以及“鐳射防空”武裝。
當宣沖完成對機場的完全控制,并確定所在區域達到甲級安全度后
則是開啟第二階段支援,幫助前線的漢軍正規軍穩定住后勤補給線。同時確保部分物資從機場轉運到前線。(到了這一步,前線漢軍哪怕是要戰敗后撤,也不至于潰退了)
第三階段:分出精干部隊去前沿偵查,穩定局勢,同時輸送傷兵回去。(這個階段完成了,前方士氣得到保障,是不可能潰退的)
第四階段:即戰斗持續一百五十個小時后,需要后續的龍種覺醒者帶隊過來支援。(計劃中的反推)
…辦公室內的規劃,往往沒有前線規劃詳細…
現在,宣沖扮演的劉浩行是一個愿意承擔責任的熱血少年。
本著有功勞大家一起賺的原則,宣沖主動聯系了即將抵達戰場的三個師的指揮部。在詢問他們是否有能力突擊的時候,得到回答后,開始為他們規劃突擊道路。
宣沖也不是一開始,就得到了這三個師武官們的肯定表態。
例如在三天前,宣沖就得到了這些兵團的負責人“等待上級安排”的回應。
宣沖在詢問了他們要等哪些上級后。并沒有多做爭辯;而是記錄了他們說的那些部門名單,讓他們兩個小時內保持通訊順暢。同時提示他們,有沒有漏了相關部門,如果調動時候他們如果臨時補充,就要事后論過了(留痕)。
宣沖在掛斷電話后,就聯通了四十個相關方。
軍隊的行軍站點安排;突擊過程中油料補給,以及機械零件維修所需的資源——宣沖全部記錄在報告中,留痕上報。
宣沖翻出了沿途各個城市官僚名錄,直接甩出最高命令。對每個部門的回應都“記錄在案”。
最終得到了地區最高負責人保證,在xx小時內把城市內所有司機,汽車維修工,全部喊過來待命。
隨后把這些情況及時反饋給了這三個師,這些師長們看到了宣沖的聯通能力,確定宣沖能夠搞定環節后,遂快速的給宣沖提出了細節要求。
宣沖和各個部門對話后,都強調了已經錄音,即代表說話時要負責任。
王朝的臃腫官僚部門或許會用模棱兩可的話術“斡旋”。但宣沖則是抓住關鍵點,下達了一系列合理數字要求。這些數字都是非常明確的劃定了責任關系。
即“xx時間通過道路”“在xxx點位領取xxx油料物資,接受xx時間檢查保障。”
同理,被宣沖“抓住”的那三個現漢主力師的高級軍官們也都清楚,西北戰事擴大化了。自己肯定是要被調往前線的。與其是等待“自己被動接受上級命令”,還不如現在趁著宣沖這個“客服經理”人工回應在的時候,把準備辦妥了。
至于各個區域內的地方官僚,他們一開始漫不經心,因為宣沖太年輕了,并且身上軍銜履歷還都是南邊海軍那邊。看起來就像一個浪蕩子。
不過官僚們為了應付上級,他們還是提出了一些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