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還算新婚燕爾,溫家二老又待曲華年還算不錯,苦苦哀求之下,為了丈夫那廉價的自尊心,也就忍著沒有再回去過。
但攝政王府終究是養大她的娘家,她不可能真的一輩子不回去。
可就在她說服溫賡,一定要帶女兒回一趟攝政王府,認認舅舅們家的表兄表姐時,卻突然收到了攝政王的親筆書信。
信中沒有多言什么,除了字里行間的一些關心之語,便是讓她和溫賡留在外放之地,切不可再回長安。
他們也在收到信不久,原本可以調回長安的溫賡,也不知何原因,被突然分派去了江州為官。
這一去,就是好多年。
曲華年不知道原因,幾次想悄悄去長安問清楚,但都被溫賡阻攔了。
直到后來攝政王府出事,她才知道,那年她那位堂姐,也就是嬈娘的親姑姑,為了讓攝政王府支持他的兒子,不留余地地斬斷了攝政王府的所有后路。
信王無德,攝政王料到他坐不上那個位子。
也早就預料到了若信王敗,王府將有大廈將傾的一天。
那些與攝政王府緊緊相連的人,他無力保全,所以他讓他們留在外放之地,就是為了讓他們遠離是非,日后不必因是攝政王府出去的姑娘而被連累。
曲華年也的確沒有被連累。
甚至因她出嫁多年,長安許多人早就忘記了有她這號人物。
所以在曲家外嫁女被大肆休妻,之后莫名慘死的時候,只有她至今都還活著。
哪怕沒有溫賡派在附近的人保護。
幾年來,也沒人來找過她的麻煩,甚至很少再有人記得,她也是出自曲家,是被攝政王夫婦養大,待字閨中之時,身份地位亦不比當年的賢妃低多少。
燕風霽看完那些信,疑惑她沒有見過嬈娘,為何能一眼認出她是曲爭春
然后曲華年又道出了一些不為人知的往事。
幾年前,她之所以急于自請下堂,是因為她得知攝政王府出事后,想去長安給家人收尸。
喜歡晚折春請大家收藏:()晚折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