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頁嘩啦啦地自行翻動,一個個古老的漢字仿佛被無形的力量從紙上剝離,漂浮在空中。
它們匯聚、融合、重組,最終在屋檐下,凝成了一個巨大的、由無數細小字跡構成的“問”字。
第二天清晨,風過檐下,那個“問”字便會發出一聲悠長的輕鳴,如同在回應每一個懵懂孩童的疑問。
少年站在檐下,淚流滿面。
他知道,思想的歸途,就是讓風也學會提問。
夜,再次降臨。
聾兒“芽”作為守夜人,在巷中巡邏。
他看見了令他終生難忘的一幕。
各家各戶門前的空碗,碗底的霜痕全都泛著清冷的光輝。
風過之時,那些屬于先輩的名字,竟在夜色中齊聲鳴響。
“芽”、“跑”、“聽”、“問”……
還有更多他來不及分辨的、古老而陌生的名字,匯成了一首光與聲的交響曲。
突然,風停了。
所有的光芒瞬間黯淡,所有的聲響戛然而止。
巷子里,又恢復了那種令人窒息的死寂。
“芽”屏住呼吸,全身的感官都提到了極致。
他看見,風,正從他腳下的石板縫隙里,從墻角的泥土里,緩緩升起。
這一次,它不再是無形的氣流,而是帶著淡淡的銀輝,如同岳山老武師在地底看到的地脈銀絲。
那銀色的風如同一位君王,緩緩繞著村莊巡視一周。
它逐一輕撫過那些沉寂的空碗。
然后——
“芽!”
“聽!”
“問!”
一聲聲呼喚,不再是從碗中發出,也不是從地底傳來,而是那銀色的風本身,在用整個村莊的過往,呼喚著每一個名字。
“芽”的心臟狂跳起來。
他顫抖著取出陶哨,按照祖輩傳下的“七息節拍”,對著地面,想要叩響屬于自己的那個回音。
然而,他的手還未落下,那銀色的風已經提前動了。
它圍繞著“芽”,以分毫不差的“七息節拍”盤旋流動,像是在回應一個還未發出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