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身。”朱嘯看著這位歷史上命運多舛的弟弟,語氣平和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審視,“五弟,今日召你來,是為你就藩之事。地點,已定下了,便是樂浪省的釜山。”
“釜山?”朱由檢眼中閃過一抹銳光,“皇兄,那可是直面倭寇的第一線!臣弟愿往!”
“有膽氣,很好。”朱嘯點點頭,“正因其緊要,朕才將你封于此地。封號便為‘樂浪王’。你就藩之后,無需過問地方民政,那是巡撫洪承疇之責。你的首要之務,是鎮守海疆,揚我國威!朕要你成為釘在倭寇心頭的一根刺,讓他們聞你之名,便不敢西顧!”
朱由檢聽得熱血沸騰,朗聲道:“臣弟領旨!必不辱命!”
朱嘯走近幾步,壓低了聲音:“釜山情勢復雜,倭人狡詐,慣用間諜細作。朕予你一項特權。你可率領你王府的隱龍衛一部前往。給朕牢牢盯住對馬島方向的一切動靜,嚴密監控釜山港內外,凡有可疑人等,或與倭寇私通款曲者,準你先拿后奏!朕要你在倭寇反應過來之前,就在釜山織就一張密不透風的網,可能做到?”
隱龍衛乃是直屬皇帝的密探機構,分出一部給親王統帶,乃是極大的信任和權柄。朱由檢頓時感到肩頭責任重大,同時也涌起一股被重用的豪情,鄭重拱手:“皇兄放心!臣弟必不負所托,定將釜山經營得鐵桶一般!”
“嗯。遇事多與洪承疇、毛文龍及登萊水師商議,毋要剛愎自用。去吧,好好準備。”朱嘯拍了拍弟弟的肩膀。
“臣弟告退!”朱由檢意氣風發地離去。
------
文教宣化·衍圣公赴命
最后被召見的,是當代衍圣公孔貞運。
孔貞運舉止儒雅,氣度雍容,進入殿內便依禮參拜:“臣,孔貞運,叩見陛下。”
“衍圣公請起。”朱嘯對待圣人后裔,禮節頗為尊重,“今日請公前來,是為文化教化一事。樂浪新歸,雖復漢土,然其地百姓受韃虜與異俗影響日久,朕心甚憂。欲使其永沐王化,歸心中華,非強力可致,需賴文教春風化雨。”
孔貞運立刻明白了皇帝的意思,躬身道:“陛下心懷天下,圣慮深遠。宣教化,正人心,乃我孔門份內之事。陛下但有差遣,臣萬死不辭。”
“好!”朱嘯贊許道,“朕欲請衍圣公府,再選派三百名通曉經義、品行端方的生員或塾師,奔赴樂浪省。朕會在漢城、平壤、釜山等大城設立官辦‘啟明書院’與蒙學堂,他們便在其中任教,傳授《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及圣賢之道,教導朝鮮孩童識漢字、說漢話、知禮儀、明忠孝。所需束修、書籍、紙筆,皆由朝廷和內帑支應。公以為如何?”
孔貞運聞言,臉上露出欣然之色:“此乃功德無量之盛事!陛下如此重視文教,實乃天下士子之福,樂浪百姓之幸!臣即刻返回曲阜,親自遴選人員,定將最優秀的子弟派往樂浪,必不辜負陛下重托!”
“有勞衍圣公了。此事若成,公與孔府,于國于民,皆功莫大焉。”朱嘯溫言勉勵。
送走衍圣公,朱嘯獨自站在殿中,目光再次落在地圖上。
軍事鎮壓、行政治理、宗藩鎮守、文化教化、秘密監察…一套針對新領土的完整組合拳已然打出。洪承疇、信王、衍圣公…各方力量將在這片新生的樂浪大地上交織、運作。
“種子已經播下,”朱嘯喃喃自語,眼中流轉著熔金般的光澤,“接下來,就看能長出怎樣的參天大樹了。”系統的獎勵和布局,將為這一切提供前所未有的強大養分。東疆的格局,乃至整個東亞的秩序,都將從此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