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任淑妃懷抱著剛滿一歲不久、嫡出的次子朱慈煜上前。小皇子戴著長命鎖,睜著烏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張望。任淑妃柔聲道:“煜兒也來給太子哥哥賀壽了,祝哥哥健康長壽。”小家伙仿佛聽懂了一般,咿呀了一聲,伸出小手在空中抓了抓,引得朱嘯和張皇后都露出了笑容。
朱慈熠面對弟弟妹妹,小臉上露出了屬于孩童的柔和笑容,他先是接過了朱明洛的畫,認真地說:“謝謝洛兒妹妹,畫得真好。”然后又對兩個弟弟點頭:“謝謝煊哥兒,炤哥兒。”最后還伸出小手輕輕碰了碰嬰兒朱慈煜的小手。
席間,甚至有翰林學士出于好奇,拿出《千字文》考校,小太子竟能流暢背誦并釋義數句,其聰慧程度再次引得滿堂贊嘆。鄭成功始終侍立在一側,眼神中既有對伙伴的敬佩,也有一份沉靜的保護欲。朱嘯看著這子孫滿堂、其樂融融的景象,眼中滿是欣慰與自豪。這含龍魂而生的兒子,果然是天賜大明之寶。
------
萬里傳訊·凱旋將歸
賜宴間隙,朱嘯悄然回到乾清宮偏殿,心念一動,千里傳音符已然接通。
釜山,征東大將軍行轅。盧象升正與諸將商議防務交接細節,懷中符箓微震,他立刻示意眾人噤聲,獨自步入靜室。
“臣,盧象升,恭聆圣諭!”
“盧卿,”朱嘯的聲音傳來,背景似乎還隱約有宮廷的絲竹之聲,“今日太子生辰,聰慧仁孝,朕心甚慰。想到前線將士仍在戍守,朕心亦念之。”
“臣代三軍將士,恭賀太子殿下千秋!殿下天生圣明,乃國朝之福!”盧象升由衷說道。
“嗯。”朱嘯語氣轉為肅然,“洪承疇與信王即將抵達。待他們一到,與你完成交接,你便即刻籌備班師事宜!押解多爾袞、范文程等一干首惡元兇,凱旋還朝!朕,要在京師永定門外,筑起高臺,舉行最盛大的獻俘儀式!告慰太廟,揚我國威,讓天下萬民都看看,犯我大明天威者,是何下場!”
盧象升聞言,即便以他的沉穩,也不禁心潮澎湃,深吸一口氣,沉聲應道:“臣,遵旨!必不負陛下期望!定將虜酋完整獻于闕下,使我大明赫赫天威,播于四海!”
“好!將士們辛苦了。凱旋之日,朕必不吝封賞!”通話結束。盧象升走出靜室,目光掃過期待地望著他的將領們,朗聲道:“陛下有旨!待新任巡撫與王爺抵達,我等便——凱旋還朝!獻俘京師!”
“萬歲!大明萬歲!陛下萬歲!”帳中頓時爆發出震天的歡呼!
------
通往天津衛的官道上,兩支龐大的隊伍幾乎同時啟程,并很快匯合,一同東行。
新任樂浪巡撫洪承疇的車駕儀仗規整,屬官、書吏、護衛井然有序。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那十名身著不起眼勁裝、卻目光如電、氣息沉凝的龍爪衛,以及百名盔甲鮮明、騎術精湛的龍鱗衛,他們無聲地拱衛在巡撫大轎周圍。
一旁,樂浪王朱由檢的隊伍則顯得更具“銳氣”。年輕的親王并未安坐車駕,而是騎在一匹神駿的白馬之上,身旁是精心挑選的王府護衛,以及一批看似低調、實則行動間透著一股精干與隱秘氣息的“隨從”——隱龍衛。
兩隊并行,信王朱由檢策馬靠近洪承疇的車駕,朗聲笑道:“洪撫臺!此去樂浪,萬里海疆,百廢待興,今后還要多多倚仗老成謀國的撫臺大人了!”
洪承疇連忙讓車夫放緩速度,掀開轎簾拱手道:“王爺言重了!折煞下官了。王爺以萬金之軀,鎮守國門,直面倭寇,此乃國家柱石。下官才疏學淺,日后在樂浪,還需王爺時時提點,軍民協力,方能不負陛下重托。”
朱由檢意氣風發地一揮手:“撫臺放心!民政之事,孤絕不干涉。但若倭寇敢來,或是境內有宵小作亂,孤王麾下的兒郎,定叫他們來得去不得!你我文武相濟,必能將樂浪經營得鐵桶一般,成為皇兄最堅實的東疆壁壘!”
“王爺豪氣干云!下官佩服!”洪承疇微笑頷首,心中卻暗道這位年輕親王果然銳氣十足,日后相處,需既尊重其地位,又需把握好分寸。兩人一番交談,雖各懷心思,但目標一致,倒也氣氛融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