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寶玉雙手高舉過頂,恭敬地接過那代表無上權柄的劍與牌,感覺手中重若千鈞,那是皇帝的絕對信任與沉甸甸的責任!
“臣!陳寶玉!領旨謝恩!”他高聲應道,聲音因激動而微微顫抖,卻異常堅定。
朱嘯的聲音再次響起,如同雷霆貫耳:“此劍,賜你!三秦之地,凡貪贓枉法、禍國殃民、阻撓查案者,無論品級,無論出身,上至巡撫藩王,下至胥吏將校,皆可先斬后奏!生殺予奪,皆由爾斷!”
“此牌,如朕親臨!陜西文武,見牌如見朕!若有抗命不尊者,以謀逆論處!”
“龍鱗衛指揮使趙鐵柱!”皇帝的聲音再次響起。
“臣在!”一聲洪鐘般的應答響起,只見一身龍鱗衛專屬服飾、腰佩御賜“破軍”寶刀、身材魁梧、面容剛毅、目光如鷹的趙鐵柱大步出列,聲震屋瓦。一旁,內廠總督方正化則如同陰影般靜立,默默聆聽,眼神深邃。
“著你,精選龍鱗衛緹騎三百,皆配快馬、勁弩、新式燧發短銃!全程護衛欽差,聽從調遣!若有需武力彈壓之處,準爾等便宜行事!”
“臣遵旨!”趙鐵柱躬身領命,殺氣凜然。
“陳寶玉!”
“臣在!”
“朕予你欽差特權,予你三品之銜,予你天子劍,予你王命牌,予你三百龍鱗銳士!”皇帝的聲音如同九天雷霆,帶著最終的決斷與無限的期望,響徹大殿,震撼著每一個人的心靈:“朕要你,此去陜西,便如這柄天子劍一般,鋒芒所向,披荊斬棘,無所畏懼!便如你這名字‘寶玉’一般,砸碎那些包裹在‘政績’外的頑石,剜出深藏其中的腐肉毒瘡!”
“將那些啃食軍骨、動搖國本的蠹蟲,給朕…一個個揪出來!明正典刑!以他們的頭顱,以他們的家產,告慰戍邊將士,重整三秦綱紀!你可能做到?”
“能!”陳寶玉昂首挺胸,聲音斬釘截鐵,擲地有聲,充滿了一往無前的決心與信心:“臣,陳寶玉,此去陜西,若不能徹查此案,肅清貪腐,整飭邊務,便提此頭來見陛下!”
“好!朕在京城,等你的好消息!退朝!”皇帝袖袍一揮,決然轉身,在百官的山呼萬歲聲中離去。
“退朝——!”王承恩高聲唱道。
百官再次高呼萬歲,開始緩緩依序退出大殿。每個人經過仍跪在丹陛下、雙手高擎尚方劍與王命旗牌的陳寶玉身邊時,目光都極為復雜,充滿了震驚、敬畏、疑慮、乃至一絲恐懼。這位以從五品員外郎之身,被陛下特授正三品欽差銜、賜予無上權柄的寒門干吏,如同一把被皇帝親手磨礪、驟然出鞘的利劍,即將攜帶著天子的雷霆之怒,斬向千里之外隱藏在陜甘佳績之下那錯綜復雜、盤根錯節的貪腐網絡與保護傘!
一場旨在刮骨療毒、深挖根系、震動朝野的官場風暴,已然降臨秦川大地。而端坐在龍椅上的年輕皇帝,以其深沉的怒火、敏銳的洞察和果決的手段,再次向天下宣告了其不容置疑的權威與肅清吏治的決心。
首輔袁可立最后看了一眼跪在殿中的陳寶玉,目光深邃,輕輕捋了捋胡須,緩緩隨眾臣退出。他知道,一場巨大的風雨,即將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