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此刻內心受到沖擊最為劇烈的,卻是林墨白。
作為一縷來自后世的靈魂,他深知能源之于文明發展的核心意義,更知曉從化石燃料直接燃燒到高效、便攜能源載體之間,隔著何等巨大的技術鴻溝。
他本以為,蒸汽機的改良、基礎工業的鋪開已是此世極限,需循序漸進數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可能觸摸到更高級能源的門檻。然而,皇帝此刻提出的“能量塊”概念,這分明是超越了內燃機,直指高效電池乃至能量核心領域的劃時代構想!這根本不是循序漸進的產物,而是一次狂飆突進、顛覆性的技術革命!
“怎么可能……在這個時代…材料學、能量轉換理論…這些基礎都幾乎為零??!”林墨白內心深處翻涌著驚濤駭浪,他強迫自己冷靜下來,飛速計算著實現這一構想所需克服的技術壁壘,以及……一旦成功,將對現有經濟、社會結構產生的堪稱毀滅與重塑般的巨大影響。
這不僅僅是商機,這是文明的躍遷!陛下他…究竟是如何想到的?難道真如他所言,是觀《龍脈礦藏全圖》后“天授”?
皇帝并未在意臣下們的失態,繼續深入講解。內容愈發艱深,涉及能量的高效轉換、特殊材料的密封與制備、內部結構的穩定控制等諸多聞所未聞的原理與猜想。
“其核心難點,在于幾種關鍵材料的制備與合成?!被实郛嫵鰩追N結構奇特、宛如天書的分子式,“需以特定比例的稀土元素——依靖壤伯新呈礦圖,其蹤跡已可尋得——為基礎,輔以經過特殊秘法煉制的合金為骨架,構建出能夠承載并約束巨量能量的通道與儲存單元……內部環境需保持極致純凈,隔絕一切外界干擾……激活釋放能量時,更需以特定頻率的能量脈沖進行精確引導,稍有差池,則前功盡棄……”
他講得投入,臺下眾人聽得如癡如醉,又時而眉頭緊鎖,苦苦思索。這些概念早已超越了《天工開物》乃至他們所能想象的格物極限,甚至在挑戰著他們對物理世界的認知底線。
徐弘祖憑借勘探天下山川、辨識萬千礦物的深厚閱歷,對皇帝提及的某些礦物特性理解最深,眼中悟的光芒越來越盛;宋應星則時而因某個關鍵點的道破而恍然大悟,時而又因整體框架的宏大與精妙陷入更深沉的思索。
在人群稍后方,一身素雅宮裝、氣質清冷的劉亦菲(素月)靜靜佇立。她作為“凌云球”(一種基于皇帝提供原理改良的小型熱氣觀測球)的主要發明者,也被特許參與此次密會。她的目光大多數時候都落在那個正在黑板上揮灑方遒的玄色身影上,那雙清澈如秋水的眸子里,除了對超越知識的敬畏,更有一絲難以掩飾的對情人的相思。見他為講解一個復雜原理而微微蹙眉時,她的心弦亦隨之輕輕牽動。
終于,皇帝放下了已被磨去小半截的石膏筆,整面黑板已被密密麻麻的圖形、公式和注解填滿,宛若天書。他轉過身,看著臺下那些或興奮、或困惑、或敬畏、或癡迷的面孔,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這一刻,他心中百感交集,一種“歷史從此脫軌”的奇異感慨油然而生。
“諸位,”他朗聲道,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更多的則是無可動搖的堅定,“此‘能量塊’之法,乃朕近日觀覽靖壤伯所呈《龍脈礦藏全圖》,心有所感,融匯古今格物之理,偶得天授之機,方得此雛形。”他語氣微妙,既像解釋,又像感嘆,“此物若成,蒸汽機車可輕裝遠行,萬里之遙,朝發夕至非是夢話;巨型鐵甲艦船可無需龐大煤倉,續航力倍增,真正縱橫七海;天下工坊機械可徹底擺脫河流、礦脈之地域限制,于大明各處遍地開花;甚至……未來我大明之城池,入夜之后,亦能憑借此物,亮如白晝,再無黑夜!”
“朕深知,此法艱深,諸多關節,如同暗夜行舟,需爾等齊心協力,反復推演試驗,方能逐一攻克。或許三年,或許五載,甚至十載、更久。但此路,必須走下去!因為,這將是我大明,真正超越漢唐,開啟萬世太平、前所未有的盛世之基石!”
“而一旦成功,”皇帝的目光變得愈發深邃,仿佛已穿透時空,看到了那波瀾壯闊的未來,“我大明的發展之路,將駛入一片連朕都感到陌生,卻充滿無限可能與挑戰的廣闊海域。前路如何,風浪幾許,已非朕一人所能盡窺,需我等君臣同心,共同探索!”這番話,既是對臣下的極致激勵與信任托付,也夾雜著一絲作為“先知”即將失去絕對“先知”優勢的微妙感慨與釋然。這個世界,終于要開始真正脫離他記憶中的固有軌跡,走向一個連他都無法完全預料,卻由他親手塑造的、激動人心的未來了。
“陛下圣明!臣等必竭盡心力,嘔心瀝血,誓將此‘能量塊’研制成功,以報陛下知遇信任之恩!”以宋應星、徐光啟為首,眾人齊刷刷跪倒,聲音因激動而微微顫抖,卻充滿了無比的決心與豪情。他們仿佛看到,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門,正在這位不可思議的皇帝手中,伴隨著艱深晦澀的公式與無限光明的承諾,轟然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