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聞聽這兩位學問淵博的待詔解釋,驚魂方稍稍安定。
一些膽大的侍衛和屬官仔細望去,果然見那藍鯨似乎并未在意這支鋼鐵船隊,它悠然自得地又噴吐了幾次水柱,那沉悶的噴氣聲如同巨大的風箱,隨后,它那寬闊如平丘的尾鰭緩緩抬起,在空中停頓片刻,繼而沉重地拍擊在水面上,發出“轟隆”一聲巨響,激起沖天浪花,龐大的身軀這才緩緩沉入那深藍之中,只在海面上留下一個巨大的漩渦,漸漸平息,最終消失不見。
“我的天爺……這便是莊子筆下之鯤嗎?”桂王朱常瀛撫著仍在怦怦直跳的胸口,長舒了一口濁氣,喃喃道,“當真是……當真是巨大無比!今日方知古人并非虛言,甚至猶有不及!”
魯王朱壽鋐也松開了按劍的手,對身邊的兒子們沉聲道:
“今日之事,爾等當謹記。為君為將者,遇事首重鎮定,查明虛實,豈可如庸人般自亂陣腳?海中既有如此巨物,可知天地之廣,造化之奇,非坐井觀天者可想象。”
他又轉向王待詔,語氣緩和了些許,“有勞王待詔解惑。看來這海事之學,亦是博大精深。”
朱以派若有所悟:“父王,兒臣明白了。見識廣博,方能處變不驚。”
而小郡主朱明珠卻從一開始就沒顯出多少害怕,她被世子朱由崧抱在懷里,小手緊緊抓著哥哥的衣襟,大眼睛瞪得圓圓的,滿是驚奇。
待到藍鯨消失,她才仿佛回過神來,興奮地指著那片空闊的海面,連聲問道:
“大魚!好大好大的魚!它去哪里了呀?它還會出來和我們玩嗎?它是不是去找它的魚寶寶了?”
世子朱由崧輕輕拍了拍妹妹的背,溫言解釋道:“明珠,那是鯨魚,是海里最大的生靈。它回到大海深處它的家去了。或許我們還會遇到它的同伴。”
這次有驚無險的“鯤鵬之遇”,讓親王們及其隨行人員對浩瀚海洋的敬畏之心又加深了一層,但更多的,是見識到前所未有之奇觀所帶來的震撼與認知的刷新。
幾位待詔的聲望,在船隊中也無形提升了不少。
接下來的航程,仿佛是為這些初涉深海的貴人們打開了一扇窺探神秘海底世界的窗戶,驚喜接連不斷。
有時,一群數十條速度極快的“劍魚”(旗魚)會伴隨著船隊游弋,它們流線型的身體如同水下閃電,那如長劍般銳利的上頜破開水面,在陽光下閃爍著銀光,引得朱由渠、朱由樺以及魯王三子朱以江等少年郎嘖嘖稱奇,爭論著若能捕獲一條該有多威風。
有時,在海水特別清澈的午后,會看到巨大的“蝙蝠鮫”(鰩魚)或身形優雅的姥鯊,如同水下沉默的幽靈或移動的小島,扇動著寬大無比的“翅膀”或拖動著龐大的身軀,不疾不徐地從船底陰影中滑過,那優雅而略帶詭異的姿態,讓人屏息。
更令人愉悅的是,幾乎每天都有成群的海豚出現。
它們似乎對這群轟鳴的鋼鐵怪物充滿好奇,常在船首兩側競相追逐,時而高高躍出水面,劃出優美的弧線,時而潛入船底,發出清脆如孩童笑聲般的鳴叫,仿佛是一群不知疲倦的領航員。
每當此時,朱明珠和幾個年幼的宗室子弟總會沖到船頭,看得目不轉睛,歡聲笑語隨著海風飄蕩。連一些年輕的嬪妃、女官也忍不住露出笑容。
“快看!又有魚飛起來了!”朱由渠指著一條借助胸鰭滑翔出水面數十步的飛魚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