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又有魚飛起來了!”朱由渠指著一條借助胸鰭滑翔出水面數十步的飛魚喊道。
“三哥,那不是飛,是滑翔。”年紀更小但觀察仔細的朱由樺認真地糾正道,引得旁邊幾位屬官莞爾一笑。
甚至有一次,幾條約丈許長、身上有斑紋、眼神冷峻的虎鯊,在船邊巡游了半個時辰。
它們那如同水中霸主般的氣勢和偶爾露出水面的鋒利背鰭,讓觀者既感到血脈賁張的刺激,又有些毛骨悚然。
護衛們不禁握緊了兵器,好在這些海洋獵手似乎對龐大的船體并無興趣,最終也悠然離去。
魯王朱壽鋐在一次晚膳后,特意召來王待詔和李待詔,詳細詢問所遇各種海洋生物的習性、分布,以及是否有經濟或軍事價值。
他對著作陪的世子朱以派和次子朱以渙說:“海中之物,看似奇觀,實則關乎國計民生。這鯨魚,聽聞泰西諸國多有捕獵,取其脂膏為燈油,其須骨亦有用途。海魚可補糧秣之不足。爾等日后治理封地,瀕臨大海,這漁鹽之利,海事之興,不可不察。”
朱以派點頭稱是:“父王深謀遠慮。兒臣已命隨行書吏記錄所見海物,以待日后查考利用。”
朱以渙則更感興趣于海豚的聰慧與鯨魚的龐大,私下向待詔請教了不少生物學的問題,顯露出與其兄不同的興趣方向。
白日的奇觀已令人應接不暇,而夜晚的海洋,在褪去了蔚藍的外衣后,則展現出另一種神秘莫測、如夢似幻的美。
這一夜,恰逢月中,月朗星稀,銀盤似的月亮將清輝灑滿海面,波光粼粼,如同碎銀蕩漾。
船隊航行至一片可能有著大量發光浮游生物的海域時,奇異而壯美的現象發生了。
船舷兩側被明輪和船首犁開的海水中,突然閃爍起點點藍綠色的光芒,起初只是零星幾點,如同不小心灑落的鉆石,后來越來越多,越來越密,最終,整個船體周圍的海面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化作一片流動的、璀璨奪目的光之海洋!
那光芒隨著波浪的起伏而搖曳閃爍,時而如星河傾瀉,時而如極光流轉,將輪船的輪廓也映照得幽幽發亮,仿佛整支船隊正航行在一條由星光鋪就的銀河大道之上。
“燈!海里有燈!好多好多會亮的燈!”朱明珠又是第一個發現這奇跡,她激動地搖著乳母的手,小臉因興奮而漲得通紅,恨不得跳下去觸摸那些光點。
王待詔適時地出現在甲板,向圍攏過來的親王和家眷們解釋:“回稟諸位王爺、郡主,此異景乃‘海火’或‘夜光’現象。非是燈火,實乃海中無數微小的‘夜光蟲’或某些‘燈水母’聚集所致。這些生靈體內有可發光之物,如同螢火蟲一般,受我船隊行進之擾動,便紛紛發出這藍綠色熒光,實為自然奇觀,于人無害,反添景致。”
“真是太美了……恍如置身于龍宮仙境,或是瑤臺盛會。”
連一向注重儀態、沉默寡言的瑞王妃也忍不住驚嘆出聲,眼中閃爍著迷醉的光彩。
幾位親王的年輕側妃、侍女們更是看得如癡如醉,低聲交談著,比較著這海上流螢與宮中元宵燈會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