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會設在那座名為“積翠軒”的臨水大廳。此廳四面通透,以名貴的紫檀木為柱,水晶為窗(據管家介紹,乃是西洋來的透明琉璃,價比黃金),地面鋪著厚厚的波斯地毯,圖案繁復,踩上去柔軟無聲。
廳內擺設的家具無不是紫檀、黃花梨,觸手溫潤,雕工精湛。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并非這些“常規”的奢華。
而是廳堂中央,竟引活水穿廳而過,形成一條寬約丈許的“室內溪流”。
溪流之上,漂浮著數張精致的木制小托盤,托盤上放著各色時令水果、精巧點心,客人們可以隨意取用,美其名曰“曲水流觴,效仿蘭亭雅集”。
溪水清澈見底,可見各色錦鯉游弋,水底鋪著的,竟然是五光雨花石和……零散的珍珠、碎寶石!
“這是……”素月忍不住低聲問引路的侍女。
侍女恭敬回答:“回姑娘,老爺說,尋常雨花石看膩了,放些珠子寶石,燈光映照下,水底更顯光華。有時客人酒酣,投杯入水,還能引得魚兒爭搶,亦是趣事。”語氣平常得像在說往菜里放鹽。
朱嘯心中已是波瀾起伏,面上卻依舊平靜。
他注意到,就連侍立一旁的侍女,其衣著的布料、頭上的簪環,也絕非普通富戶所能承擔。
真真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鹽商版本——“往來皆豪奴,行動即金銀”。
眾人按賓主落座。所用的餐具,再次刷新了朱嘯對“奢靡”的認知。
并非簡單的金盤銀碗,而是極盡巧思。筷子是象牙鑲金,勺子則是整塊白玉雕成,薄如蟬翼,幾乎透明。
酒杯更是五花八門,有西域來的夜光杯,有深海珊瑚打磨的珊瑚盞,甚至還有一套據說是唐代宮廷流傳下來的琉璃盞,每一只都價值連城。
一位姓李的總商,似乎對飲食之道頗有研究,指著朱嘯面前的一只淡青色瓷盤介紹道:“大人,您看這盤子,看似尋常,實則乃是北宋汝窯天青釉,存世極少。用它盛菜,能保食物原味,更能增添幾分古意。”他搖頭晃腦,頗為自得。
旁邊一位王總商立刻笑道:“李兄又掉書袋了。要我說,器皿終究是外物。大人,今晚的菜肴,才是江兄精心準備的‘重頭戲’。”
話音剛落,宴席正式開始。侍女們如穿花蝴蝶般端上菜肴,每一道都像是一件藝術品,其奢靡程度,連見識過宮廷御膳的朱嘯都暗自心驚。
第一道菜,名為“南海躍鯉”。并非簡單的魚膾,而是取三尺長的鮮活東星斑,快馬加冰,從嶺南沿海日夜兼程運來。
上桌時,魚身被片成薄如蟬翼的片狀,在盤中重新拼成魚形,魚頭甚至還在微微開合!
旁邊配著十數種蘸料,從揚州本地的香醋到西南的菌菇醬,再到海外傳來的芥子汁,應有盡有。
第二道,“八寶玲瓏鴨”。選未足月的肥嫩太湖鴨,脫骨留皮,腹內填入瑤柱、火腿、鮑魚、松茸、鴿蛋、蓮子、芡實、糯米等八珍,再以秘法用陳年花雕酒和多種名貴藥材文火慢蒸三日,使得鴨肉酥爛,八珍滋味融為一爐,香氣撲鼻。
第三道,“清湯燕窩”。此湯看似清澈見底,不見半點油星,實則需用三十只老母雞、三十只金華火腿肘子、五十斤精瘦肉,文火吊足十二個時辰,取得最頂上的那一層清湯,再濾去所有雜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