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紫禁城
戌時三刻,鄭成功的八百里加急密奏被信使以最快的速度遞進了紫禁城。馬蹄聲踏破京師宵禁的寧靜,密奏經(jīng)由通政司,轉(zhuǎn)司禮監(jiān),最后被司禮監(jiān)秉筆太監(jiān)王承恩神色凝重地直接呈送到了正在用晚膳的天啟皇帝朱嘯面前。
乾清宮內(nèi)燭火通明,朱嘯正用著晚膳。舟山、嵊泗連番大捷的軍報讓他近日頗為舒心,御案上擺著幾樣精致的江南小菜。然而,當他展開那封火漆密函,目光掃過其上由鄭成功親筆書寫、字跡力透紙背的奏報時,他臉上的輕松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啪!"他猛地將手中的玉筷拍在御案上,碗碟震得叮當作響。侍膳的太監(jiān)宮女嚇得魂飛魄散,齊刷刷跪倒在地,屏息凝神,不知何事引得龍顏驟變。
"混賬!無恥之尤!欺朕太甚!"朱嘯猛地站起身,熔金般的瞳孔中怒火熊熊燃燒,周身散發(fā)的凜冽殺氣讓整個暖閣的溫度仿佛都驟降了幾分。他一把抓起那封奏報,手指因用力而微微發(fā)白。
"紅毛夷!西班牙!荷蘭!竟敢竊據(jù)臺灣!筑城屯兵!視朕如無物!視大明如無物!"他的聲音低沉而充滿壓迫感,如同暴風雨前的雷鳴,"王承恩!"
"奴婢在!"王承恩趕緊躬身應道。
"傳旨!即刻召內(nèi)閣、六部、都察院、…凡在京三品以上官員,奉天殿緊急朝會!不得有誤!還有叫上林墨白,他在京師嗎?"朱嘯的聲音斬釘截鐵,不容置疑。
"奴婢遵旨!"王承恩不敢怠慢,立刻小跑著出去傳令。
深夜的奉天殿,燈火通明,如同白晝。接到緊急宣召的朝廷重臣們,從各自的府邸匆匆趕來。首輔袁可立雖年事已高,但在家仆攙扶下仍快步走入大殿;次輔李邦華面色凝重,緊隨其后;文淵閣大學士徐光啟、武英殿大學士張國紀、文華殿大學士畢自嚴等內(nèi)閣成員相繼到來。
六部堂官中,吏部尚書李長庚與侍郎倪元璐、戶部尚書畢自嚴與侍郎蔣德璟、禮部尚書黃道周與侍郎吳甡、兵部尚書王在晉與侍郎孫傳庭、刑部尚書解學龍與侍郎凌義渠、工部尚書宋應星與侍郎薄玨等重臣魚貫而入。
都察院左都御史劉宗周、副都御史祁彪佳,帝國銀行行長林墨白,以及各衛(wèi)所指揮使、六科給事中等文武官員相繼到來。人人臉上都帶著驚疑不定的神色,相互低聲詢問,卻無人知曉究竟發(fā)生了何等大事。
當百官依序站定,天啟皇帝朱嘯陰沉著臉,大步流星地走上御座,甚至沒有讓太監(jiān)喊"肅靜",整個大殿便瞬間鴉雀無聲,所有人都感受到了那山雨欲來的沉重壓力。
朱嘯沒有廢話,直接將鄭成功的密奏擲于御案之上,發(fā)出"砰"的一聲悶響。
"你們都看看吧!"他的聲音冰冷,蘊含著滔天怒意,"看看!就在我大明的眼皮子底下!在我東南門戶!發(fā)生了什么!"
王承恩上前,拿起奏本,用他那特有的尖亮嗓音,開始高聲宣讀。當鄭成功審訊倭寇得知西班牙人占據(jù)基隆、淡水并修筑圣薩爾瓦多城,荷蘭人占據(jù)臺南修建熱蘭遮城,并駐扎艦隊、訓練土番的消息被逐字念出時,整個奉天殿內(nèi),先是死一般的寂靜,隨即爆發(fā)出無法抑制的嘩然!
"什么?!臺灣被西夷占了?!"
"筑城?屯兵?他們想干什么?!"
"豈有此理!簡直是奇恥大辱!"
群情激憤,大臣們無不震驚變色。兵科給事中陳子壯率先出列,聲音激昂:"陛下!西夷狼子野心,竟敢竊據(jù)我大明疆土!此乃奇恥大辱!臣請立即發(fā)兵,剿滅夷寇!"
都察院副都御史祁彪佳緊隨其后:"陛下!西夷此舉,分明是視我大明如無物!若不嚴懲,天朝威嚴何存?"
朱嘯冷冷地掃視著下方騷動的人群,目光最終定格在兵部尚書王在晉身上。
"王在晉!"皇帝的聲音如同冰錐,"你身為兵部尚書,執(zhí)掌天下兵馬輿圖,告訴朕!臺灣何時被西夷竊據(jù)?為何至今才由威遠伯審訊倭寇得知?我大明的兵呢?大明的哨探呢?都瞎了聾了嗎?!"
王在晉渾身一顫,立刻出列跪倒,額頭瞬間滲出冷汗:"陛下息怒!臣…臣萬死!此事…此事兵部確未曾接到詳報…臺灣一地,孤懸海外,昔年雖曾有澎湖巡檢司,然早已廢弛…其地土番混雜,林莽深密,向被視為瘴癘不毛之地,衛(wèi)所并未設置…其防務…其防務按理應…應由南京兵部及福建都司、巡檢司協(xié)防探查…"他的聲音越來越低,充滿了惶恐和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