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樸實無華,基于實戰(zhàn)經(jīng)驗,穩(wěn)妥但略顯保守,缺乏細節(jié)。
?李過(字補之)的表現(xiàn)則令人側目。他雖以勇猛著稱,但心思卻頗為縝密。他仔細分析了霧天的影響,提出:
?“首重偵察。應立即放出所有哨艇,摸清敵艦具體數(shù)量、型號、國籍(若可能)。主力艦隊梯次后撤,但保持接觸,利用霧氣設伏。若敵追擊,可誘其進入預設雷區(qū)(如有)或岸炮射程。若敵退,則記錄其航向,上報即可?!?/p>
他特別強調(diào)了情報收集和利用環(huán)境,策略務實,細節(jié)周到,展現(xiàn)出猛將之外的精細一面,令人刮目相看。
?藩王之后的表現(xiàn):
?朱常汐(襄陽)聰明伶俐,他自知海戰(zhàn)非所長,便另辟蹊徑。答卷通篇強調(diào)“天朝威嚴不可犯”,但“需查明對方是否誤擊或有意挑釁,若為誤擊,可迫其道歉賠償;若為有意,則堅決反擊,并奏明朝廷,啟動外交交涉甚至經(jīng)濟制裁”。策略圓滑,試圖將軍事與政治、外交結合,體現(xiàn)了宗室子弟的某種政治嗅覺。
?他寫完后暗自得意:“打打殺殺乃粗人所為,此事當以勢壓人,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為上。”
?朱由樺(洛陽)則更顯狡猾。他大段抄襲了楊文岳文章中的穩(wěn)健策略,但又加入了諸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可許諾俘獲敵船后大部賞賜將士”等鼓動性語句,試圖討好閱卷官和未來可能的下屬,缺乏真正的主見。
?他心道:“穩(wěn)妥至上,加上點實惠的,總能撈點分。”
?朱華堞(武昌)則截然不同,他性情剛直,答卷竟與張獻忠有幾分相似,主張堅決迎頭痛擊:“寇能往,我亦能往!彼既犯境,必予嚴懲!豈有退避之理?當集中精銳,直搗中軍!”字里行間充滿悍勇之氣,雖稍欠謀略,但血性十足。
?勛貴與寒門:大多勛貴子弟抓瞎,文章空洞;部分寒門子弟憑著一股狠勁和零星知識,也能寫出些實用但粗糙的策略。
考官閱卷時,震驚不已。
兵部、五軍都督府的老將軍們和翰林院調(diào)來的學士共同閱卷。當他們看到海軍學員的答卷時,無不拍案叫絕!
“這…這是何等答卷?!數(shù)據(jù)詳實,思路清晰,戰(zhàn)術新穎!仿佛親眼見過新式炮艦作戰(zhàn)一般!”
“妙啊!搶占射程優(yōu)勢,遠距壓制!此乃海戰(zhàn)新法!與傳統(tǒng)接舷跳幫截然不同!”
“俞咨皋!你這海軍學堂,教出來的都是怪物嗎?!”一位老都督對著陪同閱卷的俞咨皋驚嘆道。
俞咨皋撫須微笑,難掩得意:“此皆陛下圣明,高瞻遠矚,設立新學之故。彼等所學,乃集泰西之長與吾國水戰(zhàn)經(jīng)驗之大成?!?/p>
看到楊文岳的答卷,考官們也頻頻點頭:“嗯,此子深通兵法,文武兼?zhèn)?,難得!”
看到張獻忠的答卷,眾人哭笑不得:“這…這莽夫!勇則勇矣,豈非自損八百?”但也有人贊其血性。
看到李過的答卷,評價:“此子勇猛,卻非無謀,粗中有細,是個將才!”
看到藩王答卷,對朱常汐的取巧一笑置之,對朱由樺的抄襲微微皺眉,對朱華堞的硬剛反倒有幾分欣賞。
二、地理算術·尺規(guī)天下(十月初八、初九)
第二項:地理水文與算術測繪。
考核移至室外特定場地。桌上擺放著各種比例尺的地圖、海圖、羅盤、尺規(guī)、量角器、算盤、計算尺(簡易版)等工具。考題包括:地圖判讀與距離測算、根據(jù)已知點標定未知點坐標、簡易沙盤堆制、水文潮汐推算(對志愿海軍者加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