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內響起一片驚恐的倒抽冷氣聲!
電光石火!
丹陛之下,兩道玄甲身影如同撕裂陰影的黑色閃電,后發先至!“嗆啷——!”兩道雪亮刀光,一左一右,在空中交錯劃過,快得只留下一道凄厲的寒芒殘影!
田爾耕前沖的狂吼戛然而止。
一顆戴著烏紗的頭顱高高飛起,臉上凝固著驚愕、怨毒與難以置信的猙獰。滾燙的鮮血如同噴泉,從無頭的脖頸斷口處狂飆而出,濺射在蟠龍金柱和光潔的金磚之上,發出“嗤嗤”的輕響,洇開大片刺目黏稠的猩紅!
“噗通!”無頭的尸身沉重地撲倒在冰冷的金磚上,抽搐幾下,再無動靜。
整個奉天殿,陷入一片死寂。唯有濃烈到令人作嘔的血腥氣,在莊嚴的殿堂里急速彌漫開來,宣告著舊時代的終結。龍鱗衛收刀入鞘,動作整齊劃一,冰冷的鱗甲上,未沾一滴血珠。
朱嘯緩緩起身。玄色的龍袍下擺拂過御階,他一步一步,沉穩地踏下丹陛。那雙繡著金龍的皂靴,毫不避諱地踩過田爾耕頭顱旁粘稠的血泊,在光潔的金磚上留下幾個清晰、刺目的暗紅色腳印。
他停在百官之前,目光如萬載寒冰,掃過每一張慘白驚惶的臉。聲音不高,卻如同悶雷,碾過每一個人的靈魂:
“爾等食君之祿,不思報國,結黨營私,殘害忠良,魚肉百姓!此等國之蠹蟲,蛀空社稷根基,動搖朕之江山!”
“今日鎖拿者,押入內廠秘牢,窮究其罪,追繳贓款,以儆效尤!凡有牽連者,無論品秩高低,一體徹查,絕不姑息!”
他微微側首,聲音陡然拔高,帶著金鐵交鳴般的殺伐之氣:
“龍鱗衛何在?!”
殿門外,如同山崩海嘯般的應和聲轟然炸響,震得殿宇梁塵簌簌而落:
“在——!!!”
“即日起,巡查京師各衙!凡魏黨余孽,凡貪贓枉法,凡怠政瀆職者——”
朱嘯的目光如同實質的刀鋒,斬向殿外遼闊而血腥的黎明:
“一經查實,立斬不赦!朕…許爾等先斬后奏之權!”
“退朝!”
玄色龍袍卷起一陣裹挾著濃重血腥氣的風,帝王的身影消失在御座之后的陰影里。留下滿殿死寂,和遍地未冷的血。
金水橋·血色黎明
奉天殿巨大的朱門緩緩開啟。初升的朝陽,給巍峨的宮殿群披上了一層冰冷而耀眼的金輝,卻驅不散那彌漫在空氣中的鐵銹腥甜。
金水橋下,清澈的御河水無聲流淌,倒映著湛藍的天空,也清晰地倒映著橋面白玉欄桿旁,那一灘尚未被內侍完全沖刷干凈的、暗紅色的粘稠血跡——田爾耕最后的印記。那抹紅,在朝陽下紅得刺眼,如同剛剛淬煉出爐的刀鋒。
黑色的潮水涌出宮門。一隊隊玄甲覆面、腰佩鱗紋長刀的龍鱗衛銳士,沉默而迅疾地分流向六部衙門、都察院、大理寺、乃至五軍都督府。沉重的鐵靴踏過宮道金磚,發出整齊而沉悶的轟鳴,取代了往日朝臣散朝的喧囂與人聲。他們是帝王的意志,是清洗的鋒刃。
王承恩靜立在金水橋頭,晨風吹拂著他樸素的宦官袍服。他面無表情地看著一長串被精鋼鎖鏈串起、如同待宰羔羊般的前朝大員——崔呈秀、曹思誠、蘇茂相…一個個面如死灰,步履蹣跚,在龍鱗衛的押解下,垂頭喪氣地走向內廠詔獄那深不見底的黑獄。他手中,緊緊攥著一份新的名冊。上面是朱嘯朱筆圈定的名字:孫承宗、袁可立、李邦華…這些被魏黨壓制多年的能臣干吏,即將填補權力的真空。名冊末尾,還有幾個名字被特殊標記,其中“周應秋”三字,后面只綴了一個小小的問號。
遠處,宮墻高聳的陰影深處,一個如同融入黑暗的身影無聲掠過,正是方正化。他并未停歇,目光銳利如鷹,搜尋著漏網之魚,以及那些瘋狂互咬的告密信中,可能指向更深、更黑暗之處的蛛絲馬跡。崔府密室角落里,那枚不起眼的、刻著扭曲蛇紋與“沉淵”古篆的玄鐵令牌,正靜靜躺在他隨身的秘匣之中。
血已流,鋒已礪。朝堂的天,徹底變了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