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是時候拋出我的“殺手锏”了。
“因為我天生會吵架,專治惡婆婆。”
空氣凝固了。
下一秒,我看到她眼中爆發出和林婉當初一模一樣的、那種抓住了救命稻草般的光亮。
“就你了!”她語氣堅定到顫抖。
我知道,一場新的戰爭,即將打響。
林婉的“口碑營銷”效果驚人。
她不僅在母嬰論壇實名推薦我,還在她自己的朋友圈、媽媽群里,毫不吝嗇地分享了我的“光輝事跡”。
她稱我為“行走的婆媳矛盾粉碎機”、“產后抑郁終結者”、“家庭關系的黃金圣斗士”。
這些夸張又極具煽動性的標簽,讓我的“天價月嫂”人設,迅速在高端產婦圈子里傳開。
我的手機,幾乎被打爆了。
預約的客戶排到了半年之后,每個人都愿意支付那“昂貴的五千塊”。
她們買的不是月嫂服務,她們買的是一個希望,一個能將她們從家庭泥潭中解救出來的希望。
我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個體戶,我成了一個現象。
甚至有敏銳的媒體嗅到了這里的爆點,開始想方設法地聯系我,想要采訪這位“專治惡婆婆”的神秘月嫂。
我拒絕了所有露臉的采訪。
我的過去,是我的武器,也是我的軟肋。我不想把它完全暴露在公眾的審視之下。
但我接受了一家知名女性雜志的匿名深度訪談。
我用化名,分享了我的理念:
“現代月嫂,不應該只是一個育兒保姆。她更應該是一個家庭關系的調解員,一個產婦心理的按摩師,一個科學育兒觀念的傳播者。”
“我所做的,不是‘挑撥離間’,而是‘撥亂反正’。當一個家庭的權力結構出現嚴重畸形,當一方對另一方進行持續性的精神壓迫時,就需要一個強大的外力來打破這個僵局,建立新的、健康的秩序。”
這篇訪談,再次引起了轟動。
我的理念,被越來越的人認可。
我意識到,單靠我一個人,能幫助的家庭終究有限。
這個社會上,有太多的“林婉”,和太多的“王翠蘭”。
我需要一個團隊。
我需要把我的能力和理念,復制出去。
我用我賺來的第一桶金,注冊了一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