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第4章送戲詞(求收藏,求推薦)“梁祝”的故事,起源可追溯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核心情節在唐朝才開始慢慢豐富。
有了歷史鋪墊,自己借鑒后世經典,再經過加工以后,能更加扣人心弦。
將故事寫好,吹干了墨跡,開頭與后續分開折好,收進了懷里。
“娘,昭兒出門一趟,你在家莫要出去了。”
將傻娘安撫好,宇文昭拍了拍衣服,轉身朝著碼頭方向走去。
日落西山,霞紅漫天。
宇文昭出了城,直接往濟水碼頭趕去。
恰巧今日的紅樓寶船,沒有排戲。宇文昭趕到的時候,只有幾個雜役和伙計,在碼頭上擺弄招牌物件。
宇文昭上前,遞上一份拜帖,同時將《梁祝》的文稿拿給了寶船伙計:“麻煩小哥轉交秦老板。”
那伙計一愣,捏過拜帖眼眉一挑:“哪來的窮酸小子,秦老板可不是誰想見,就見得到的,一邊玩。。。。。。”
話未說完,另一只手就被宇文昭捧了起來,在其中塞了一些銅錢:“勞煩小哥,若秦老板高看,必有厚報。”
伙計手一拐,把錢收進了袖子,眼神露出一抹欣賞,干他們這一行的,替秦老板把門,多少貴人想討好,就為了能與貴人見上一面,或是說上一句話。
收受‘辛苦費’都是百文起,此時高興,是因為見宇文昭儀表堂堂、有股書生氣,卻又不似窮酸秀才那般,瞧不起他們這些下人。
有時候做下人的,無非是要一份尊重而已。
“在邊上候著吧,可不敢答應你什么!”
宇文昭雙手插進衣袖,微微點頭站到了邊上:“有勞小哥!”
紅樓寶船的廂房內,坐著一名女子,身著白色交領衫衣,其下一件紅色襦裙。面前擺著一面銅鏡,正對著鏡中倩影,掐著戲指,轉換面頰角度。
身后一名十來歲模樣的小丫頭,生得乖巧水靈,一雙眼睛似有萬千神采,蛾眉微蹙低聲詢問:
“這一路北上,過了齊郡也就要回渤海了,不知道何時還能跟著秦姐姐出來游玩。”
秦老板轉身笑著說道:“小妮子,我紅樓寶船原本計劃,就是在歷城停留幾天,等你無忌哥哥回來,許你去城里玩上幾天。”
“多謝秦姐姐。”
篤篤篤!
“進來。”
輕微的敲門聲響起后,一名丫鬟推開門,提步走了進來。
“秦老板,外面有一少年遞了拜帖。”
秦老板沒回頭,只在銅鏡中撇了一眼:“少年?我看都是一些不學無術的浪蕩子,胸無點墨,手無縛雞之力。”
“拜帖留下,就說我進城去了,不在船上。”
那丫鬟噗呲笑了一聲:“今天來的可不是富家子弟,我看他連窮酸書生也算不上。”
“哼!這種人你們傳什么話,越來越沒規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