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纮與陳矯聽到張昀這個“賞金幾何”的問題,不由得面面相覷,同時在心底開始吐槽。
賞金幾何為妥?
誰知道你想出多少錢?
最終還是劉備開口問道:“不知允昭你預備出多少?”
張昀試探道:“十……金?”
劉備聞言,一時間有些沉默。
張纮見他沒下文了,有些疑惑地問道:“十斤何物?”
劉備見狀,未待張昀解釋,徑直定下基調(diào):“若是賞三人,不如就各賜萬錢吧。”
如今物價騰貴,單說廣陵一地,一金約可兌錢兩萬至三萬。
而一石米的價格在三百至四百錢之間,相比東漢中期時一石五十錢已漲了近十倍。
但這已經(jīng)算是物價保持相對較好的區(qū)域,董卓當年在雒陽的時候,鑄造出了一批小錢,直接導致雒陽周邊物價崩盤,一石米飆漲到了一萬錢!
張昀聞言自無不可。
他此舉本意在于激發(fā)民間巧思,推動技術(shù)改良。并以此來潛移默化,稍稍扭轉(zhuǎn)當世輕視技術(shù)的社會風氣。
不過這種事也非朝夕之功,反正有機會就做,徐徐圖之即可。
而張纮與陳矯都被張昀如此輕描淡寫的“豪奢”給震撼到了。
我去,這小子這么闊?
隨隨便便就拿出幾萬錢來打水漂?
對這二位來說,張昀這么干和把錢扔到水里聽響也差不多。
這件事就算定下來了。
張昀轉(zhuǎn)而向身后幾位匠人和漁戶說道:“爾等親見此技從無到有,已經(jīng)占據(jù)了先機。現(xiàn)官府懸賞三萬錢求改良之策,爾等可集思廣益,精研改進,或可爭得此厚賞!”
幾人聞言,眼中放光,連連叩首應諾。張昀便讓他們退下了。
他又囑托陳到:“叔至,稍后隨我回府取錢,發(fā)放懸賞之事,便有勞你了。”
陳到抱拳領(lǐng)命,毫不遲疑,完全不覺得自己聽張昀的指揮有什么不對。
話音未落,一人風塵仆仆闖入府衙前院,見滿院魚獲與人眾,揚聲調(diào)侃道:
“哈哈,玄德!你這府衙是要開魚市不成?”
張昀循聲望去,來人正是簡雍。看他滿面塵土的模樣,顯然是一抵廣陵便直奔府衙而來。
不過說起來,簡雍在廣陵尚無居所,除了府衙其實也沒別的地方可去。
此次簡雍的幽州之行,來回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看他此時的神色,帶來的應該不是什么壞消息。
劉備見是簡雍歸來,亦是欣喜:“憲和此行一路辛苦!”
簡雍笑容滿面,只道:“幸不辱命!”隨即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遞上。
劉備展信細讀,初時神色平靜,閱至末尾,眉頭輕皺,又很快舒展開,眼底掠過幾分復雜的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