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這話問出來,心里也是一抽抽,但還是強穩心神,帶著萬般不舍道:
“若允昭真欲他往,備必遣精兵護你周全,奉足盤纏……”
說到此處,他聲音微顫,“唯恨……不能與君共建一番功業!”
氣氛都烘托到這兒了,張昀也不再猶豫,雙手掙扎著撐起身體,行大禮拜下:
“將軍對小子有再造之恩,又不以小子年淺鄙陋,折節相交。昀飄零半生,只恨未逢明主,公若不棄……”
雖然隱約感覺張昀說的詞好像有點不太搭,但劉備覺得這些都不重要。
“昀愿效犬馬之勞!”
“允昭——!”
劉備眼中迸發出狂喜的光彩!
他用力攙起張昀,“吾得允昭,如高祖得子房……”
劉備這一激動,嘴上真是什么話都敢往外禿嚕……
張昀趕緊讓他打住:“主公,話可不興這么說啊!”
劉備也反應過來了,臉上一紅,忙不迭找補,“一時情急昏聵,口不擇言!允昭莫往心里去,莫往心里去!”
劉備是個性情中人,你說他這話是真的吧……他現在一個手下千把人的小縣長,肯定是沒有奔著“高祖”、“光武”去的想法。
可以說是一時激動,用了個最耳熟能詳的典故。
但你要說他就什么想法都沒有……也不盡然。
就像曹操說的:
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也。
至于這“大志”到底是什么,那就只可意會了。
這番忘情比擬內里的東西,只怕連劉備自己也難厘清。
此刻,二人皆不愿糾纏于此。
君臣名分既定,張昀不再迂回旁敲,直接問道:“方才主公提及陶使君確有‘讓賢’之舉,不知主公是如何應對?”
“我嚴詞推拒了。”劉備答得很干脆。
“哦。”
張昀對這個答案并不覺得意外,也不追問劉備拒辭緣由,而是話鋒一轉:“此處宅院,便是主公在徐州城中下榻之所?”
“正是。”劉備頷首。
張昀望了眼窗外,暮色漸濃。
劇烈的頭痛撕扯著他的思緒,連帶著也驅散了談話的興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