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在朝鮮半島打打停停的詭異僵持中又過去一段時間。
在何健旺控制的慶尚道,出現了一種極其怪異的現象。
雖然占領者是打著“倭寇”和“建文”旗號的軍隊,但實際治理下,百姓的生活反而比之前李朝統治時似乎還要。。。好上一些?
實際是因為何健旺深知要想維持統治,尤其是等待大明介入的這段關鍵時期,后方絕對不能亂。
所以他采取了簡單而有效的策略:
大幅降低賦稅:
直接宣布免除李朝時期的多種苛捐雜稅,只征收維持軍隊和基本行政運轉的必要糧賦,稅率遠低于以往。
相對公平:
他手下核心的“明軍”紀律嚴明,對百姓騷擾相對較少。分發糧食、處理糾紛時,雖然談不上絕對公正,但至少避免了以往豪強胥吏的肆意盤剝。
吃飽飯:
這是最關鍵的一點。何健旺初期依靠劫掠豪強和官府倉庫,有充足的糧食來穩定人心。
結果就是,慶尚道的百姓們發現,只要不主動反抗這些“倭人”,日子似乎還能過得下去,甚至比之前還好點,至少能吃飽飯了。
于是,一種無奈的順從開始蔓延。
甚至有不少活不下去的年輕人,為了那口飯吃和偶爾發放的餉銀,主動報名加入了何健旺的仆從軍,使得仆從軍的規模和質量都在緩慢提升。
然而,何健旺很快就面臨一個現實的問題:坐吃山空。
他戒指里和倉庫中的物資,主要是之前劫掠所得,供養自己的核心隊伍和不斷膨脹的仆從軍已是巨大開銷,還要維持慶尚道百姓的基本“福利”,庫存正在飛速消耗。
“苦誰也不能苦了自己治下的百姓啊!”何健旺站在慶州城頭,摸著下巴琢磨,“不然老子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地盤,不就白費了?人心散了,隊伍就不好帶了。”
那怎么辦?
“那就只能苦一苦其他道的百姓了!”他很快做出了決定,臉上露出了資本家般的“慈祥”笑容。
于是,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朝鮮其他各道,尤其是毗鄰慶尚道的全羅道、忠清道,開始頻頻發生詭異的“天災人禍”。
一夜之間,某地官倉儲備糧不翼而飛;
某豪紳之家堆積如山的糧垛憑空消失;
作案手法干凈利落,不留任何線索,仿佛真是鬼神所為。這些道府的長官焦頭爛額,查無可查,只能歸結于流寇或。。。慶尚道那伙妖倭的邪法!
大量的糧食和各種物資,通過這種“仙術劫掠”的方式,被源源不斷地收入何健旺的戒指,然后又被他巧妙地分發到慶尚道各地,維持著那里的“繁榮穩定”和軍隊供給。